|
从文化符号中走来的博物馆
广东省博物馆新旧两址,两馆不同之境况
珠江新城在以惊人的速度建成,成为全广州乃至全广东的心脏地带。很自然地,我们的政府把广州市的重要文化设施都搬到了新城,让它们坐落在“中轴线”两旁,成为标志这广州市的新建筑。这些建筑都是规模宏大而且十分年轻,其中就包括广东省博物馆新馆,该馆无论在尺度上还是规模上都与老馆不可同日而语,但是,新旧两馆不同的是新馆建在了高楼林立的新城和有着标志性的建筑外观,但却远离了人群,远离了生活。如此重要的文化建筑就被“规划”到了崭新的新城里,与人的疏离感开始显现。
广东省博物馆旧馆坐落于广州老四区之一的越秀区,1957开始筹建,1959外开放,该建筑是传统对称的五层建筑,外墙为南粤特色的浮雕。紧连着鲁迅纪念馆,鲁迅纪念馆前身是中山大学旧址,纪念馆旁边是省立中山图书馆,三座文化建筑紧紧相连,周围的树木与建筑几乎齐高,经过岁月多年的洗练,此处环境优美,文化气息相当浓厚,而旧馆坐落于老城区,人口稠密,旧馆很自然地就和普罗大众的生活、工作紧密相连,完全融入在大众的生活环境之中。
旧馆置于老城区,与普罗大众关系更为紧密,而新馆则完全不同,而是置身与崭新的城市心脏地带——珠江新城。一边是亲民,一边是宏大与崭新的建筑群,在五十多年的变迁中,官方的审美、大众的审美和博物馆的使用需求也在不断变更中。新省博物馆与相邻的三座文化建筑试图一片商业繁华新城市中轴线上营造一片文化气息,而广州真正的文化不在这高楼大厦间,而是在普罗大众生活的地方,这些都是官方的主观愿景。
生搬硬套传统符号进建筑的做法已经成为政府大型建筑物的一种模式,从中央一直到地方,然而这种模式是固化的,经不起雕琢的,是一种上行下效的做法。现今中国,每日都有大量新建建筑的出现,而这种套用文化符号的做法又正在兴起甚至成为官方审美的新宠,在这个急进的社会,根本就没来得及考虑究竟单靠文化符号能否表达我们真正的文化底蕴,长此下去,套用符号很快就泛滥从而走到尽头,我们又将对文化寓意进行重新思考。
本文来源:博物馆设计www.ucc2000.com.cn,转载请注明出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