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app开发论原生APP与H5和微信的关系
最近一阶段H5技术被推到高峰,很多人认为借助H5就能利用微信公众号取代APP原生应用了,而事实是怎么样的?这里深圳app开发从产品层做一个客观分析。
一,原生APP总体趋势
要谈APP是否会被微信取代,那么必须回过头去看整个APP的增长势头,早在2014年百度就发布移动分发市场报告,Android市场大盘增速放缓,红利正在消失。
而客观来看待,工具型APP发展正出现瓶颈饱和,工具类APP该做的都已经做完。剩下的APP都是围绕着内容生产的社交以及新闻类APP,而这很考验运营势能。
结论:深圳app开发现在做APP开发,要想再做成一个纯工具不与智能硬件或者线下结合的APP的机会不存在,其次内容型APP需要强运营能力。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下面要讨论第一是工具类APP能否迁移到微信服务号中?第二是这类运营的内容型产品能否迁移到微信服务号?
二,原生APP四象限与微信关系
现在从用户数和打开频率来讨论下原生APP的四象限,这四象限代表着已经存在的需求,这里的用户多少以BAT的矩阵产品为基准线,我们从这四个象限出发来看下微信服务号与之对应的关系。
用户多,频率高:这类APP是BAT矩阵产品,要在微信服务号里面做是不可能的,BAT也不会考虑,而下一个BAT级别的公司一定不会在微信服务号中诞生,必须另辟山头。所以没有任何机会。
用户少,频率低:这类APP就是我们常见的在应用商城中那些小而美的产品,一些小创意产品,这类APP产品本身就没太大机会,所以放到服务号中更没机会。因为需求已经被验证过了。
用户少,频率高:这类APP类似滴滴打车,上门洗衣,上门按摩等等。这里把打车APP也归为用户少的原因是因为相比于微信和QQ这些BAT矩阵产品,安装打车软件的人数还是少的,而其他任何垂直服务类APP相比于BAT矩阵产品也是少的。但是这类APP有一个机会就是利用微信的服务号把自己放到里面,为用户提供服务,这样既省去了高昂的开发成本,又减少了高昂的用户获取成本,试想,现在让用户去为了获取某个服务而要下载APP有多困难,并且现在地推也主要是让用户扫描微信服务号二维码,但如果说要在线下让用户扫描二维码下载APP,这种场景是非常不合理的,因为绝大多数场景都没有WIFI。目前微信服务号里面已经出现了大量的O2O服务,酒店预订,洗车,上门服务等等。但是微信自身一方面也在做,在微信钱包中就把滴滴打车融入其中,以及预订火车票和飞机票等等,所以与微信竞争的O2O产品未来存在一定风险,不过目前大可不必操心,必须先做大了才有资格谈以后。
再说垂直社交类产品,这类APP是否适合在微信公众号内做?答案是微社区本身就是垂直社交APP,垂直社交本质上是论坛,而微信内部已经介入微社区,很多公众号也在利用微社区做垂直论坛。但一切的前提是这个公众号自身有极为强大的影响力,否则一切都是空谈。而当这些微社区的用户体积到达一定规模后,就可以立即鸟枪换炮,比如公众号“人鱼线VS马甲线”,首先在公众号里面有一个粉丝庞大的微社区,而随后又独立研发APP,脱离微信。微社区毕竟只是BBS,可以延展的功能不够,并且用户没有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也是投资人不想看到的。所以微社区可以作为跳板存在,当然更多的也得看团队是否有跳出去的实力。
用户多,频率低:这类型的APP基本都是工具类APP,比如任何手机出厂都会自带计算器APP,日历APP,便签APP,闹钟APP等等,这些APP在用户规模上是与BAT矩阵产品差不多甚至还要多的。但是这些APP在使用频率上就不高了,比如普通人一般会多久用一次日历?但每天会打开微信和QQ。
所以深圳app开发要讨论的是这些有一定用户基数但是不高频的APP迁移到微信是否可行。那么先讨论一个可行的就是“备忘提醒”类APP,当你有什么需要通知如果有个服务号能够直接让你满足这个需求就是非常不错的,你只需要进入服务号,然后设置备忘提醒就可以了,不过微信团队也是非常聪明的,他们也早就发现了这个需求可以实现于是做了一个“语音提醒”进行了狙击,该服务号可以直接通过语音设置备忘提醒,比任何输入操作都方便。这类可以做到服务号的APP毕竟只是少数,并不是所有APP都有机会,下面讨论如果原生APP迁移到服务号,那么怎样的APP会符合微信的设计?
三,原生工具类APP迁移到微信服务号的条件
下面智能手环app从用户体验上来谈谈,原生工具类APP迁移到微信服务号需要具备怎样的条件。
条件一,从产品层面来说一定要在更方便,更有效率的基础上去实现,比如“记账软件”这种主动操作的产品,就不适合,因为用户使用微信反而增加了操作成本,而一旦一个产品的操作成本增加,那就必死无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