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整体的偏色
整体的偏色是指让我们的整个画面统一在一个色调之中,常用的颜色是黄色和蓝灰色。上面的图片偏的是棕灰色。偏色能够统一画面中所有的材质,而且是显现环境氛围方法,是展现作者思想的最直接的方式。
偏色可以通过灯光的颜色和贴图两种方式做到。但要注意,偏色不能是随意的,光线的颜色要紧跟随着发光物体和场景中大多的被照射物体的特性——当然纯粹的写意作品除外。
(2)、整体的亮度控制
在我们的画面上一定要避免大块的被光线照射生成的白色光亮,也要避免大块的因为背光产生的黑暗。
想象一个非常明亮的场景,那里有充足的阳光和大量的反射折射,每一个物体都被照射得明明亮亮。我们不得不眯住眼睛观察物体——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依然能够看清楚每一个物体的颜色甚至材质。原因是我们的瞳孔能够调节。
想象一个非常昏暗的场景,比如夜半时分突然被噩梦惊醒,我们睁圆了双眼观察周遍的房间——虽然窗外只有点点的星光陪伴着我们,但我们依然能够看清楚屋子中大致的陈设——此时我们的瞳孔已经达到了最大的限度,吸纳尽可能多的光线。既然而黑暗的地方多少都会有一些反射光线,更别说是一般照明情况下的角落。
我们的瞳孔能够自动地调节尺寸,使我们能够看清楚最光明和最昏暗的物体。这就是人眼同照相机的区别:照相机的爆光是一次性的,使用同样的一个速度将画面的全部物体保留下来,由于各个物体的反光量都不同,那么就造成了不可避免的局部的暴光过度和暴光不足。而人在观察一个场景的时候,可以仔细的观察场景中每一个物体,同时自己的瞳孔反复调节,那么就不存在过度和不足的情况。所以,一些写实的照片上可能存在大块的白色暴光过度和黑色的暴光不足,但我们手工绘制的平面作品(包括电脑作品)却可以人为地调整光线和色调。
因此要记住:我们的作品要向绘画靠拢,避开摄影作品的缺陷之处。具体而言,就是在画面上不要轻易出现大块的白色光斑或者是黑色阴影以至于看不出其本来的形状和材质。
(3)、阴影
物体的阴影是不可能避免的,也是必不可缺的,但有两个要点注意。
首先,在一般的环境中是不存在纯黑色的阴影的。如果一个区域主光源照射不到,但除了主光源还有大量的反射光线杂乱地传播着,那么影子中一定要能够看到一些细节。影子一定不能过量,一般的环境中影子应该控制在这个地步:存在而不刺眼,存在而不影响物体细微构造的体现。
其次,一定要控制好影子的边缘。只有非常明亮并且尺寸非常小的光源才能产生边缘清晰的影子,比如太阳和探照灯。而微弱的灯光和尺寸比较大的光源就不能产生清晰的影子,比如蜡烛、篝火、小的灯泡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