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兵团展览设计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550|回复: 158

[展厅博物馆] 米兰世博会报道【中国馆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1 13: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设计兵团.超级展会照片库】第一期+第二期(国外)+第三期=1200元  QQ:2410100200
购买链接 :http://shop107809403.taobao.com/?spm=2013.1.1000126.d21.K1PnIZ


欢迎关注设计兵团微信:


米兰世博会于2015年5月1日正式开幕,展期184天。
请看设计兵团从现场发来的持续最新报道。
抢鲜看的当然是中国馆。

d7w设计兵团 (37).jpg
中文logo

d7w设计兵团 (31).jpg
英文logo

名称:2015年米兰世博会中国馆  
地点:意大利米兰  
项目功能:展览、餐饮、影厅、装置、纪念品销售、接待、会议、办公等  
基地面积:4590 m2  
建筑规模(面积):3500 平方米  
设计/建筑成时间:2013-2015年  
业主: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  
组织者:2015米兰世博会组委会  
项目总负责:苏丹
项目总监:张月、杜异  

(建筑设计部分)
建筑设计: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 Studio Link-Arc  
主持建筑师: 陆轶辰  
项目建筑师: 蔡沁文,Kenneth Namkung  
建筑设计团队:Alban Denic, 黄敬璁, 范抒宁, Hyunjoo Lee, Dongyul Kim, Mario Bastianelli, Ivi Diamantopoulou,Zach Grzybowski, Elvira Hoxha, Aymar Mari?o-Maza,邓一泓  
执行建筑师(LDI):F&M Ingegneria  结构工程师: Simpson Gumpertz & Heger + F&M Ingegneria  
幕墙顾问: Elite Facade Consultants + ATLV  
机电顾问: 北京清尚+ F&M Ingegneria  

(总体设计部分)
室内设计:汪建松  
景观设计:崔笑声  
展陈、装置设计:周艳阳,师丹青,冼枫  
灯光设计:杜异,刘晓希  
VI系统:管云嘉  
视觉传达:顾欣,王之纲


中国首次以自建馆形式赴海外建馆参展。
外形如同金色麦浪的中国馆,用艺术化的设计语言、先进的科技手段,
诠释了中国人对农业、粮食、饮食、自然的看法。

★★★外观★★★★★★
米兰世博会中国馆的主建筑正立面,是整个建筑流线最高潮的部分——高耸的胶合木结构屋架,宛如“群山”造型。
设计师以满腔激情,向中国传统的抬梁式木构架屋顶致敬,也为观众提供了可以纪念留影的巨大空间

d7w设计兵团 (2).jpg
d7w (1).jpg
d7w (2).jpg
d7w设计兵团 (4).jpg
d7w设计兵团A (3).jpg
d7w设计兵团 (10).jpg

d7w设计兵团 (27).jpg
d7w设计兵团A (2).jpg
d7w设计兵团A (10).jpg

★★★内部★★★★★★
展陈分“序、天、地、人、和”五大展区。“地”展区中的“回望田野”部分,是此次中国馆科技体现的最大看点。
巨型LED光纤点阵成像系统,由几万根人工“麦秆”组成。每根“麦秆”顶端的“麦穗”是电脑程序可控的LED发光体。
通过高低错落、疏密布局,一根根“麦穗”构成巨大的带有立体感的动态田野画面,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d7w (4).jpg
d7w (5).jpg
d7w (6).jpg
d7w设计兵团 (11).jpg
d7w设计兵团A (13).jpg

d7w设计兵团A (12).jpg
d7w设计兵团A (14).jpg
d7w设计兵团 (6).jpg
d7w设计兵团 (8).jpg
d7w设计兵团 (9).jpg
d7w设计兵团 (7).jpg
d7w设计兵团A (4).jpg
d7w设计兵团A (5).jpg
d7w设计兵团A (11).jpg
d7w设计兵团c (1).jpg
d7w (8).jpg

★★★其他区域★★★★★★
同样居于米兰世博会中国馆二层的影音厅,以体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勤劳的“梯田”为主题,
在坡地上分段沿等高线设置座椅,简洁、现代、舒适。地毯取用中国特有的24节气中“春分、谷雨”
的主题,翠绿清爽,让观众仿佛置身自然之中。
贵宾室的设计,将土地与树的元素融入其中,“金秋”主题的地毯、“生生不息”主题的挂毯、融
入24节气元素的配饰,使中国独有的节气文化与室内展陈艺术化地融合在一起。墙面则选用了简单
自然的欧松板饰面,平整、结实、重量轻、低甲醛释放。
d7w (7).jpg
d7w设计兵团 (23).jpg
d7w设计兵团 (24).jpg
d7w设计兵团A (9).jpg
d7w设计兵团c (1).png
d7w设计兵团A (1).png


★★★建筑细节★★★★★★
米兰世博会中国馆的屋面从下而上有三层,简称“三明治”:主结构由胶合木(钢木)组成,
主结构上盖着PVC防水层,并由遮阳竹板支撑,最上层是由竹条拼接的遮阳表皮。竹编材料
覆盖屋顶,是为了对应米兰的日照轨迹,选择不同透光率的竹编面材,可将自然采光引入室内,
既满足照明需求,又降低能耗,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d7w (9).jpg
d7w (10).jpg
d7w设计兵团 (5).jpg
d7w设计兵团A (1).jpg
d7w设计兵团 (21).jpg
d7w设计兵团 (22).jpg
d7w设计兵团 (3).jpg
d7w设计兵团 (29).jpg
d7w设计兵团 (18).jpg
d7w设计兵团 (26).jpg
d7w设计兵团 (19).jpg
d7w设计兵团 (16).jpg
d7w设计兵团 (15).jpg
d7w设计兵团 (13).jpg
d7w设计兵团 (14).jpg
d7w设计兵团 (17).jpg
d7w设计兵团 (12).jpg


★★★创意与分析★★★★★★
山水城市  
历届世博会中国馆由于其特殊的“身份”,注定了它的外观需要承载比一般公共建筑更多的意义和内涵。
本方案建筑的'山水—城市'形式可以追溯到2008年的洛杉矶,建筑师工作之余与小团队一起设计的韩国丽
水世博会主题馆的概念方案,当时的方案以'回声'为主题,以山、水的自然形态切析出了一系列海景剖面。
同样的形式生成概念在这次的中国馆设计中被深化,建筑师在面对场地南侧主入口和北侧景观河的2个主立
面分别拓扑了“山水天际线”和“城市天际线”的抽象形态,并以'loft'的方式生成了展览空间;最后在南
向主立面上,推出3个进深不同的'Deep Facade',形成“群山”的效果,以此向中国传统的抬梁式木构架
屋顶致敬。   
中国馆的理念来源于对本次米兰世博会主题和中国馆自己的主题'希望的田野,生命的源泉'的理解和剖析,
建筑师力图在保留展会建筑所要求的“标志性”的同时,进一步探讨如何在建筑设计中把握技术的内在本质,
并思考建筑形式承载传统社会文化价值的可能性。这次中国馆的'木构屋顶'形式,只是概念推衍后的自然结果。
建筑师更想表达的是对在中国当下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在农村与城市共同繁荣基础上实现真正的“希望的田野”
等一系列相关问题的思考。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发表于 2015-5-1 18: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5-5-1 21:4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5-5-2 00:5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5-5-2 01: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5-5-2 08:5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5-5-2 12:3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5-5-2 13:3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设计兵团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