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从视觉艺术的角度阐述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展厅设计情景空间意念营造的特色,用视觉艺术的手法概述了展厅视觉空间情景意境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及典型性的风格运用。
视觉语言先于文字语言而出现,在当今的商业展厅设计中所传达的视觉语言往往是经过高度抽象与概括的艺术语意的结晶。它既是传达抽象意境的符号,又是附属一定信息责任的客观形态载体。通常视觉语境的表达方式是用眼睛去观察识读,再经过神经和大脑运用视觉艺术的点、线、面、肌理、色彩等艺术形象来反映视觉心理和视觉意念。展厅设计师在对客观事物观察分析基础上,对客观形态、色彩关系进行概括、提炼、重构通过二次思维设计出能体现事物个性特征,具有深刻形式功能的形态语言。视觉艺术语言所借助的重构技法趋于多元化,运用视觉语汇完美表达艺术形式的多样性,从而产生出不同的形式与风格,不同的理念与设计流派。正如著名的台湾设计师登琨艳先生在一次学术年会上曾对他的展厅设计新作冠以美妙的名字“浮游建筑”,而对“浮游空间”所创造的令人耳目一新的意境,他却解释为:“这不能完全称之为建筑艺术、装置艺术,这只是一种虚幻的、仿佛在水中波动、悬浮的纯粹空间形式,只是强调一种心情,培养一种气氛而已......。”一种心情,一种气氛!空巧灵动、浪漫自由、赏心悦目,这种视觉感难道不正是中国绘画称之为“意境”的表达方式吗?设计是人类表达生活的一种特殊行为,人类的交流,信息的传递,仅靠语言、文字、图形还不能充分地表达深沉的意愿和高涨的情绪,好的作品源于设计师对自然环境的理解与热爱。尤其在科学倡明的今天,展厅空间可以说是运用专门的技术手段与特殊的建造材料来组织空间、延伸空间、丰富空间,达到对展厅功能、流线、色彩、材质、照明以及展品的摆放位置的精心雕琢,以体现空间的情感与人文文化的整合。展品是无生命的,怎样使无生命的物品与参观者心灵的沟通与交流,使其在有限的时间段里记住并认可展品,理解展品所传递的语境是展厅设计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正是展厅设计师们这种超乎常人的想象力及对场景的控制力,才能赋予看似简单的空间环境具有强烈的形式美,才能创造先声夺人的美好意境!
再造个性化的展厅空间意境
近代中西方美术界对不拘形式的绘画表现有一种强烈的创造观念如:波普艺术、概念艺术、超现实主义、立体派等。它们否定常规的美学标准,反对客观认知判断中所形成的模式化,追求彻底解放的绘画理念,常用人们眼中看似疯狂的既富想象力又具幽默感的手法来表现艺术品。展厅设计在手法上也极力与之相呼应,推崇多元化的个性风格,以标新立异、创造前所未有的艺术形式为主要特征。如果说古典风格是以脱俗求雅来评定,那么个性风格表现出对传统观念的叛逆和创新精神,则是对经典美学标准做出突破性探索中寻找到的新设计方向,其特点是变化万端而又不拘一格。或造型怪异或诙谐幽默,甚至采用夸张与卡通的设计手法,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挑战从而达到特异的展厅效果。可以这样认为,展厅上的个性风格分别汇聚了表现主义、高技派、街头文化、“X一族”、未来主义等文化现象,颂扬空灵、寓意、速度、高科技和高技术(见图1)。正是这些个性张扬的街头文化、奇异的影像组合、发达的电脑技术给今天的展厅设计师无限的启迪和影响,冲破了设计上的种种禁忌,创造出匠心独具,适合现代人个性审美需求的独特设计语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