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兵团展览设计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4|回复: 0

心中有月,以苦為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7 10:3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心中有月,以苦為樂

  心中有月,以苦為樂

  文人愛月,是因為可以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其上。閑適從容寫月,可彰顯一下透明的心靈;思念親人寫月,可寄出問候、祝福;與客對飲寫月,可增添雅興、快樂;孤獨失意寫月,可澆消塊壘,化解愁思。

  北宋大文豪蘇軾在不少的詩詞賦中都寫到了月亮,可見他對月亮情有獨鍾。冰清玉潔的月亮正是他高標出世的操守。

  他滿腹經綸,卻懷才不遇,遭到多次貶謫,經受了太大的磨難,但他都能超然物外,樂觀以對,把天大的事,化成一縷清風,一彎明月。

  在杭州任通判期滿後,因政敵排擠,蘇軾主動要求到山東密州工作。在任期,他寫下了《待月台》這首詩。“月與高人本有期,掛簷低戶映蛾眉”,月亮與詩人似兩情相悅,心有靈犀。“只從昨夜十分滿,漸覺冰輪出海遲”,詩人從月的圓缺想到人的命運,他那官場失勢的往事,大概正隨著海上徐徐升起的明月而浮現在猶如海波一樣動蕩不寧的思緒之中了。

  在密州任知州時,他還寫下了千古絕唱《水調歌頭》。“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人間的充實,人間的作為,人間的悲歡,都值得珍惜和留念。“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把月亮寫得有情有味,好像特意來找詞人化解愁悶。“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詞人由愁怨轉入徹悟,與兄弟互相勸勉,善保天年,將以有為。

  他開朗豁達,不為環境所拘,隨遇而安,心系黎民。經常挖野菜充饑,與老百姓同甘苦。親自參與滅蝗蟲的拯災之事,把災民遺棄的小孩供養起來,讓要餓死的人有了一條活路。

  他在密州了解了民情,弄清了王安石變法的利弊,認定“細田募役法”對百姓有利,推行此法。“手實法”對老百姓是最不利的,他沒遵此法實施,並上表朝廷。後來作詩譏諷新法,他因訕謗罪被逮捕入獄,這就是曆史上所說的“烏台詩案”。他差點命喪黃泉,後被貶黃州。

  古黃州因蘇軾而聞名天下,被貶的蘇軾也因有了黃州而詩賦吐懷。到黃州的第一年,他寫了一首題為《海棠》的詩,以花喻人,暗示出自己幽寂孤獨的心理。“東風嫋嫋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廊”。

  海棠沐浴東風光澤高潔美麗,但在夜晚明月轉過了回廊照不到海棠花,它只能在孤寂黑暗的夜幕裏散發幽香。詩人聯想到自己有才能有理想,但處江湖之遠卻得不到重用,不遇君王恩寵。

  被貶黃州第三年,他留下了千古絕唱《念奴嬌?赤壁懷古》。他借古懷今,渴望建功立業,但又不能主宰自己的命運,只能借酒澆愁,舉杯祭月,超越自我。“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詞人用達觀、超曠的態度來解決理想和現實之間的矛盾。

  同時期,他還寫下了兩篇千古美文《前赤壁賦》、《後赤壁賦》。《前赤壁賦》,先寫月夜泛舟的舒暢;接著寫飲酒放歌,快樂極致,客人一曲淒切婉轉的洞簫,致使他感情驟然變化,樂極生悲;再借客人之口感歎人生短暫,流露出一種虛無主義思想和消極的人生觀。

  最後他又從江水和明月的變與不變中認識到任何事物都有易變和不變的一面,從不變的一面看,萬物與自己的生命同樣無窮無盡,又有什么可羨慕的呢?何況天地間,物各有主,若不是自己應該擁有的,即令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身處逆境的他終於從“清風”和“明月”中找到了一條解脫“悲”的出路。這就是東坡居士樂觀曠達的胸襟。

  他年過六旬,先後貶赴嶺南、海南,家人都以為他活不出來了。可他在惠州,以“日啖荔枝”為樂,著力發展生產,過了三年“甜蜜”的生活。在儋州,他要了一塊官地,仿效陶淵明,親自耕種,自食其力,還興辦了教育。

  從他在惠州所寫的《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風亭下梅花盛開》這首詩中,我們可以透視他的精神世界。“先生獨飲勿歎息,幸有落月窺清尊”,在這朝日已升,殘月未盡的南國清曉,詩人獨把清樽,對著盛開的梅花,盡情領取這短暫的歡愉。雅士愛花,文人愛月。被貶生涯中,他不知有多少次醉臥郊野,幕天席地,以酒解愁,以花為伴,以月為友。

  蘇軾雖一生宦海沉浮,一貶再貶,但面對接踵而至的打擊,不是消極沉淪,而是樂觀以對,心系黎民。他把以苦為樂的思想,提升為極富教益的人生哲理,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

  鄭州白癜風

  河南最好的白癜風醫院

  鄭州白癜風醫院哪家好

  小孩得了牛皮癬有什么症狀特征

  白癜風一開始都有哪些症狀表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设计兵团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