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中华家风: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中华诗礼家风学术研讨会一瞥
作者:孔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近日,由中华孔子学会孔子后裔儒学促进会筹委会、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中国孔子研究院、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中华诗礼家风学术研讨会暨中华孔子学会孔子后裔儒学促进会成立大会在曲阜召开。
家风传承的本质是什么
所谓家风即家世相传的风尚。是一种由父母(或祖辈)所提倡并能身体力行和言传身教、用以约束和规范家庭成员的一种风尚和作风。
那么,家风传承的本质是什么?仅仅是血缘情感上的一种传承现象吗?中国社科院哲学所李存山研究员指出,重视家庭、家教和家风传承是中国文化 的一个重要特色和优长所在。而自春秋后期孔子创建儒家学派以来,孔氏宗亲一直谱牒延续、传衍至今,这是中国文化崇尚道德、以为社会文化的发展作出长久贡献 为真正“不朽”的一个重要标志。
针对儒家以孝悌为仁之本始的观点,常被现代一些人误解为仅局限在血缘情感上的现象。李存山指出,实际上,从道德发生论来说,家庭是人生的第 一所学校,以家庭成员之间的亲亲之情为道德之本始,这也有其充分的合理性和普遍性。因此,儒家的仁爱思想绝不是停留在血缘情感的特殊性,而是“本立而道 生”,这个“道”就是普遍爱人的仁道。
善养君子浩然之气
有人说,家风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是一个家庭无形的气场,从一个人举手投足中散发出来。那么,家风又是如何形成并传承的呢?
孔子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刘敏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只要风吹过的地方,小草一定会随风倾倒。在一个家庭中,一个人的君 子品德,会带动一个家庭的君子风气。而君子的风度,孟子称之为浩然之气。这种气是用正义和道德日积月累形成的道德勇气。它造就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绵延不 绝的优良家风。
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院长张立文则认为,从中国一些传统优秀家训当中,我们确实可以看到是代表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体现。同时也说明这些家训也是体现了一个家族的精神、神韵和道德情操,以及行为原则,待人接物的风格。
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表示,诗书礼乐成就了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礼乐传统,这个传统成就了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底色——以诗礼传 家。诗礼家风其实影响了很多的家族,这个家风成为我们中华民族共有的家风。因为有好的家风,所以我们每个人在家庭中,前提就是要修身,家齐而国治,国治而 后天下平。
一家之风与社会风气
淮安教育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