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最近一期《居周刊》(2005-3-10总第54期)刊登的一篇文章--“请问,什么是个人意见”(作者朱亚),大标题是“成都装修十大恶俗”。对文章中作者所表现出的自以为是、无来由的愤怒和如怨妇般喋喋不休的情绪感到震惊。
是什么让我们的这位作者写下了这段措词激烈,几近谩骂的文字?又是什么让作为成都商报旗下的专业地产杂志《居周刊》慷慨地为这篇并不专业的文章奉献出了这么多的版面?
从这篇居高临下,充满指导意味的文章中不难看出作者对自己在装修工程乃至室内设计上的知识与经验极为自信;他(她)甚至断言:在成都的高档小区百分之百的家庭中会出现一到两根罗马柱和用劣质石材做的文化墙或壁炉,并且如此“整齐划一的所谓风格绝不是广大群众的自觉行为,而是受到了那些劣质设计师的瞎蒙。”(这里的劣质设计师所指的是学美术出身的从业人员,关于这点笔者下面会专门提到)。
我们的作者真可谓是极具专业精神啊。不论严寒酷暑,冒充人口普查人员,并“探头探脑”地敲开了无数的防盗们,终于得到了所谓“百分之百”的第一手资料。但事实是这样么?成都高档社区里的住户们都像作者所描述的“整齐划一”地被“劣质设计师”所蒙蔽么?住户们平时精明的脑袋一到这里都成了一堆浆糊?或者如梦魇一般眼睁睁地看着设计师硬栽给自己一个不合时宜的罗马柱而自己却动弹不得?据笔者的了解与其相去甚远。
接下来作者又以不容置疑的语气指出现在几乎所有的设计师都是美术人员改行而来,而美术专业也在其笔下变成了“无用手艺”。因为其无用所以只有搞设计来混口饭了。学习美术的初衷也是由于不务正业,语文,算术方面太弱智而成为无奈选择、纯属投机行为。负责招收这些人的学校又对文化,道德功课的要求很低。因此理所当然的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无用且无道德的手艺人”。
美术院校(包括其它艺术院校)在招生时文化录取线的确是低于普通高校。但可能作者不了解,大多数人选择学习美术专业是因为对绘画,对艺术本身的热爱。他不知道学习绘画是一个极艰苦的过程。学习过程专业训练要占去大部分时间。数学分数在高考中也仅仅作为参考。中国教育制度的缺陷众所周知,应试教育沿袭的是旧时八股科举。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考试机器和“专门人才”(也就是指其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所长,而其它却知之甚少)。因此所谓“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什么叫有文化,什么叫高素质,这已超出了本文所论述的话题。但很显然,我们的作者就是一个应试教育下的又一个受害者。其对设计行业肤浅的了解和以点带面、打击一片的举动可以证明这点。可笑的是,在文章最后采访了几个来自不同行业的人士,其中第一个就是著名画家“何多苓”(其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他不也是从“对文化、道德功课要求极低”的学校出来的么?用作者的话来讲何多苓就该是个“著名的”的“无用、无道德的手艺人”?
另外,目前中国室内设计水平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的确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的设计师队伍也的确良莠不齐,但同时不能忽略的是我们的业主们的美学修养也函待提高,设计水平的高低从某种意义上讲体现了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绝不是个人行为或某个群体所能左右的,更不能将责任一味的推到设计师身上。
我们不能苛求中国的室内设计师一夜之间就站在世界舞台之上。同时也不能要求中国的老百姓的审美能力.美学修养及建筑知识在短时间产生质的飞跃。但可喜的是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美术专业人员在不断地学习建筑知识,也看到许多建筑师在努力提高自己的美学修养。作为有着广泛影响力的媒体应该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作出如实的报道,这样才能正确地引导市场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但很不幸的是我们的作者在文章所流露出来的情绪更多的是一种“重度受害者”的发泄。至于其怎样三番五次受到“劣质设计师”的伤害,我们不得而知。更不想知道。但一个业主一次又一次被这些非专业人员的欺骗(是因为巧合?),又一次一次的重复相同错误(是因为愚蠢?),笔者只能深感同情,但无能为力,作者的文章极端,偏激的情绪溢于言表。明显地对室内设计,室内设计师缺乏客观,深入的了解,这样的文章明显有失公允,文笔也不见得高明。像这样的文章充其量能称为写手,这样的文章又是怎样堂而皇之登上了主流杂志的呢?新闻媒体的行业标准和职业操守是什么?这个不用说大家都知道,客观、公正、严肃地报道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事件是基本原则和要求。最关键的一点,这些长期混迹于写作界或新闻界的伪劣写手,在其满嘴文化、道德这些狗屁词汇时,我们都会问一句,什么是实事求是?
一怒拔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