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兵团展览设计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26|回复: 11

中国展览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5-29 01:0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分析国内展览业未来的市场前景和大环境气候的制度体系!

积极推进行业自律 培育规范展览市场

----访国家经贸委贸易市场局副局长邸建凯
在我国会展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展览活动的行政管理体制及大多数展览活动的组织方式、管理方式与市场经济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作为行业主管部门,今后在培育展览市场主体、提高展览行业的专业化水平、促成全国展览行业协会的成立等方面将有哪些举措?记者为此采访了国家经贸委贸易市场局邸建凯副局长。 

  记者:近年来,国内展览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您是如何看待展览业在开拓市场、扩大内需和拉动相关产业方面的作用的?  

  邸建凯:近几年我国展览业发展速度较快。经贸类展览会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仅去年一年就办展2000多个。展览业的发展对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推动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对我国扩大出口,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内较具规模的展会国外参展商已达到20%,有的已达到30%以上。展会除了其本身的经济效益,对办展城市的经济发展有带动作用,它对服务业包括旅游、商业、交通等的带动作用是1:10。一个城市举办展会所带来的不仅是展会本身的效益,其对于城市功能的完善,对城市的发展、扩大内需及拉动相关产业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各地政府都非常重视展览业的发展。

  记者:当前国内展览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产生这些问题的诱因又是什么?

  邸建凯:国内展览业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展览的市场秩序不规范。首先表现在展会过多过滥,同类展会过多过密,从而使得参展商及采购商都无所适从;其次是展会的短期行为比较严重。很多展会不立足于长远目标,不注重展会品牌的培育,只注重临时效益。有的主办单位把展会吹得天花乱坠,可参展商及观众来了却发现远非如此。

  第二、展览的组织方式还是以行政办展为主,市场化、专业化的程度远远不够。我国的很多展会实际上都是政府举办的,而国外展会是由专业展览公司来组织运作。政府办展不符合展览经济的发展规律,必须由专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展览公司办展。展览公司要不断发展壮大,才能办出专业性很高的展会,才能很好地为展览经济的发展服务。

  第三、展览设施的重复建设较严重。

  我在对欧洲展览业的考察中看到,德国是世界上的展览大国,拥有23个大的展览中心,总的展览面积达250万平方米,其展馆标准都很高,一是单体面积大,一般在1万平方米左右;二是展馆的高度通常在15米以上,能够使布展手段得到充分施展。这些展馆在建设之前都经过很长时间的科学论证。而我国许多展览中心并没有经过论证程序,仅凭地方长官拍脑袋决定。由于一些城市不具备建场馆的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城市配套能力、展览资源等方面不足,因而展馆建成后闲置现象严重,更谈不上有很好的经济效益。我国一方面是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另一方面高标准展馆很少。除硬件外,在展览服务上特别是中心城市的大展馆服务意识较差,服务质量亟待提高。我国大多数展馆的展览场地租价过高、服务质量差,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了展览水平的提高。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首先是体制上的原因。目前对展览会的审批还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办法,举办展览会要经政府有关部门的审查和批准。这对展览业的市场化程度提高很不利。

  其次是管理权限分散,并且缺乏一个统一的法规,多部门、多层次重复批展。这些都直接影响我国展览业的发展,因而改革现有的管理体制已迫在眉睫。

  第三,我国展览业还没有一个全国性的行业组织,政府管理是分散的,因而也就没有行规行约。在国外,行业协会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如德国的展览主要由德国展览业协会负责协调管理,德国联邦政府经济部对展览基本上不干涉。德国展览业协会的会员占德国展览公司的98%,几乎覆盖了整个行业,在行业里有很大的权威性。我国目前展览业所缺少的正是这样一个行业协会。

  此外,整个展览业由于行政办展长期处于主导地位,因而展览的专业水平不高,从业人员素质偏低,与国际展览大国的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同时,展览业的外部环境有待改善,如公安、工商、海关、商检等部门应规范化服务,共同为展览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记者:业内多次呼吁成立中国展览业协会,请问国家经贸委在成立协会工作中起什么作用?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在职能上如何划分界限?

  邸建凯:成立全国性的展览行业组织,来制定行规行约,制定有关的游戏规则,是我国展览行业规范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国家经贸委正在积极地推动和促进中国展览业协会的成立。

  下一步要把展览管理体制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结合起来。按照国外的模式,展览业主要由行业协会进行自律管理,这也是欧美国家展览业发展的基本经验。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国家经贸委将尽快取消对展览会的行政审批。取消审批不意味着政府放手不管,而是要依托行业协会的力量规范和引导展览业的健康发展。政府职能是制定规则和实施监督,行业协会的职能是加强行业管理和行业自律。取消行政审批对政府部门的管理能力和水平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也对成立中国展览业协会提出了更为紧迫的任务。

  记者:国家经贸委针对今后展览业的改革采取哪些措施?

  邸建凯:由于展览业目前的管理体制是由几个部门根据各自分工,对不同类别的展览分头管理,因此改革我国展览业现有的分散管理体制,需要由这几个部门统一意见、协调行动。方向是实行统一的管理体制,用法规管理来代替行政审批,政府主要用法规、标准等来进行规范引导。其次,中国展览业协会成立后,要依靠全国性的行业组织来制定行规行约以及其他游戏规则,使得展览行业规范健康发展。再次,国家经贸委将着力于培育一批有品牌的展会及有实力的展览公司,使我国的展会在专业化、国际化方面尽快得到提高。

  为规范展览市场,引导行业发展,实施扶优扶强方针,国家经贸委已委托全国城市工业品贸易中心联合会会同有关方面组织制定国内展览会的评级标准,这一标准将于今年年底前颁布实施。国家经贸委今后还要加强展览从业人员的培训,通过培训来提高展览界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完)

摘自《经济日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5-29 01: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外展览公司品评中国市场
国际化已经成为中国会展行业近年来的重要发展特点。国际展览公司与中国市场更加亲密地接触,国际知名展会也随之纷纷落足中国。对于中国展览市场,这些“外来者”有着他们独特的视角。为此,我们走访了进入中国的国际展览公司负责人。   

  国外展览公司应被允许直接进入   

  ---访法国欧西玛特公司总经理娄述渝

  “中国展览市场进入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展览会很多、办展单位也很多,有一小部分展会达到了国际水平。”在中国市场打拼10年的法国欧西玛特公司总经理娄述渝给出了他的判断。法国欧西玛特公司是法国爱博展览集团在中国的代理公司。   

  中国展览界内一直有两种声音:一种意见要求加强行政管理,减少重复办展;另一些人则要求通过市场竞争解决问题。娄述渝更倾向于在宏观指导和舆论监督下,逐步建立起游戏规则,通过市场竞争来解决问题,“仅靠行政的管理是不切合实际的”。   

  “中国不允许国外展览公司直接进入,这是一个战略性错误。”他认为,国外展览公司的进入,可以带来新的管理理念,同时带来外资的进入。展览公司是服务行业,特别是对于国际展来说,展览公司的任务就是将国外公司引进中国,通过好的展览平台促进国际合作。对此,国外展览公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文化同源,沟通方便,效果明显。他们引进来的公司在中国进行商务、旅游、考察,也会为中国市场带来利益。

  当下中国展览市场还未“大开门”。中国入世以来,许多国外大型展览公司从最初的试探开始演进为实质性进入,但尚未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上国有展览公司仍遥遥领先,但其管理体制、决策系统中的种种问题,限制其成为新型的、国际化的、市场化的展览公司。   

  娄述渝在展览界十多年,一直盼望中国在展览政策、体制改革方面能有更大的进展。“国有、民营展览公司和国外展览公司进行优势互补,在不同的领域创建专业的展览公司,这将是一项很有前途的事业。”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外展览界的形势与目前中国情况类似,到七八十年代直至近几年才逐步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展览市场。中国这种春秋战国的形势估计要持续10到15年,如果游戏规则建立、完善,市场的整合过程就会更快。   娄述渝称:立足国内市场,利用自身的国际化背景和国际销售网络,与国内展览公司合作,同国内已有的优秀展会合作,争取双赢,这是爱博的目标,也是所有国外展览公司的希望。   

  背景:爱博展览集团是法国第一大展览集团,世界十大展览集团之一。法国欧西玛特公司是法国爱博在中国的代理公司。去年在中国与中方在京沪穗合作举办了4个展会,展览面积都在1万平方米左右,参展商有60%以上来自海外和国内的三资企业。2004年,法国欧西玛特公司还将致力于举办物流展、商业设施博览会、中国市场营销国际博览会等一些新的展览。   

  政府不能推卸“搭台”责任    

  ---访杜塞尔多夫展览(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培喜

  杜塞尔多夫展览(中国)有限公司是世界知名的德国杜塞尔多夫展览机构的子公司,1999年在香港注册,2001年在上海挂牌。公司董事总经理冯培喜说,当时,出任海外展览公司上海分支机构总经理一职的就他一个中国人,现在,差不多都是中国人在当家了。    

  这与上海展览市场日益走向世界与国际接轨有关。冯培喜发现:部分国有展览公司对入世带来的展览业的全面开放,还没有很自觉的接受挑战的意识----他们认为本来做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改变现状?冯培喜认为,入世以后,竞争更加激烈,游戏规则更加完善,原有的特权甚至“关系”将不再起作用了,那时候,不改变就将被淘汰。    
  现在,国内许多城市争相建设会展中心,非常希望与国外展览公司多交流。冯总说,他们乐意交流,和中国有关部门合作办展。他笑称,杜塞尔多夫展览机构就是一家政府公司。说到有些国内展览公司害怕国外公司的进入会冲垮当地会展市场格局,冯总认为这是怎么看市场经济的问题,是竞争带来冲击,还是冲击导致竞争?市场经济在某种程度上是人人平等的,很多国内有关部门或协会办的展览公司几年前就办不下去,并不是国外公司冲击所致。    
  还有很多人批评中国展览市场很乱,冯总认为,这是发展过程中一定会发生的事情,这是公司制度的问题。冯总说,展览业是一个服务性行业,与其他行业没有太大的分别。如果法律法规完善,又有足够的透明度,像香港一样,一个展馆要出租给参展商,可以查主办机构的注册情况、信用评估,就能防止欺骗的发生,政府也有责任进行这方面宣传。    

  以前有句话叫“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现在很多政府正在退出给展览“搭台”的工作,冯总认为政府现在还不能退出。一个会展城市要吸引外资、要宣传包装、要组织运输交通配套,要为进来的展览公司创造基本条件,建好平台和基地,都离不开政府。此外,展览也是一种教育,可以提高国民素质。冯总认为,展示城市建设成果、工业发展水平、环保公益事业等主题的展览政府还应该保留。    
  冯总说,公司正在欧洲宣传“大上海”概念,将整个长江三角洲、几千万人口的市场经过整合后有方向性地推出去。为了使国外投资者对进入中国市场时有一个投资方向,公司还制定了新的中国经济整合计划,提供有关行业信息给他们。这样做,大大增加了工作量,但冯总认为,为用户群提供超值服务很值得,他们要做的不只是提供一个展台,而是一个贸易平台。   

  背景:杜塞尔多夫展览公司成立于1947年,总部设在德国。现每年举行40多个各种各样的展览会,其中一半是国际性的。杜塞尔多夫是世界上顶尖的展览会组织者之一,在全球拥有64个代表处,服务范围遍及102个国家及地区。
 楼主| 发表于 2005-5-29 01: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展馆建设的可行性、操作性和设计标准制定方面尤其要多加关注

日前,据会展业内相关人士指出,国内展览业存在很多问题, 最突出的就是重复办展、信息不对称、配套服务不完善、专业人士缺乏、缺少适应本国情况的行业标准等向题。   
    这些问题造成了珠三角地区乃至整个中国的展览业比较混乱的发展局面,尤其是自2002年底取消会展审批制改为登记制以来,由于相关配套制度、机制和法规没跟上,重复办展、多头办展、恶性竟争的现象较为严重。
    UFI亚洲、太平洋分部经理伍德保先生认为,亚洲是一个很复杂的市场;区内的贸易流对整个亚洲经济、包括展览经济非常重要;国内和区域性展会的地位越来越高,但展馆渐有供过于求的趋势。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董事总经理王礼仕先生则认为,亚太地区和印度展览业发展前景很好。但新展馆建设的可行性、操作性和设计标准的制定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很多时候,在做建展馆之前的市场调查时,调查公司的调查报告都只是客户想要看到的,但对前景的预测没有积极意义。而且由于许多的展览馆设计师都不懂展览,展览馆的设计标准也值得关注。
    上海国际展览公司主席陈先进却在UFI年会上表达了比较乐观的看法。他认为中国政府制定新的政策和法规进一步开放中国的展览市场。此外,展览类的期刊也越来越多,展览人才储备也在增长,许多大学开设了展览专业在职培训和专业研讨会也在增多。随着中国展览市场的规模不断增长,中国展览会的国际化将不断增强。
 楼主| 发表于 2005-5-29 01: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中国展览业发展
我国的展览业作为一个崭新的行业,为推动生产发展、商品流通,促进国内国际贸易发展,推动技术创新进步,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国的展览业走过了起步、发展的初始阶段,必将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走上繁荣期。日前在上海举办的“国际展览和会议展示会”研讨会上,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总经理陈若薇介绍了中国50年展业的发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和进入21世纪、加入WTO后面临的挑战以及对策等,引起积极反响。为此,记者采访了陈若薇总经理。

中国展览业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总经理陈若薇答记者问
  □本报记者王敏摄影赵雪英   

记者:展览业已成为中国第三产业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创造的就业机会和社会产值占有一定的份量,在促进进出口贸易、技术引进和中外经济合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请介绍一下目前中国展览业的现状。   

陈若薇(以下简称陈):中国的展览业主要是指经贸方面的展览,尤其是80年代以来,展览作为一个产业出现在中国的经济舞台上。随着我国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过渡,展览业的发展也逐步走向市场。
展览会概况   

    根据有关统计数字显示,1997年全国举办展览会总数为1063个,1998年为1262个,1999年为1326个。其中国际性展览约占48%,国内展览约占52%。   

    来华展览就地域来说,由于市场和运输费用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展会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大连、成都、深圳等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1999年全国国际展694个,其中上述四城市占58%。   

     就展会类型来说,有外国来华单一国家展览,有综合性展览,有专业性展览。就国际展而言,专业性展览约占95%以上。据有关方面不完全统计,全国主要的行业展数量为:电子展24个、轻工展23个、食品展10个、石化展7个、汽车展13个、纺织服装展17个、建材展35个。   

     专业展目前较成熟且在国内外影响较大的,有北京的国际机床展、汽车展、国际通信展、纺机展、冶金铸造展等,面积在4至6万平方米,这些展览在其同类展中占有重要的份量,在亚洲乃至世界均有一定的影响。就总体来说,5万平方米以上的展览每年不超过10个,2万平方米以上的展览约20个,其余国际性专业展以1万平方米左右的为多,约占总数的50%。   

    就观众来说,估计每年约有600万以上人员参观国际展览会。以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为例,每年约有160万人流。除汽车展等公众性较强的展会外,大多数专业展会观众为专业界的决策人士、贸易人员及科技人员等。一些高水平的专业展给我国经贸、技术人员提供了一个不出国的考察、交流机会,其客观经济效益难以估量。
  展览会场馆   

    中国的展览场馆,据统计全国共有147个。其中北京6个供来展用的展馆合计11.2万平方米,以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为最大,6万平方米。上海的主要4个展馆合计7.5万平方米,以上海光大会展中心最大,3.5万平方米。   

     10多年来,中国展馆随着展会数量增多和规模扩大而发展。以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为例,1985年初建时室内展厅2.5万平方米,1988年扩大为3.8万平方米,1994年扩大为5万平方米,1999年扩大到6万平方米。近几年已有一批新场馆建成,如成都、大连、珠海、福州、厦门等。上海、广州、深圳、北京已经开始建设或正在筹建新场馆。   

     目前中国市场及今后短期几年内,我们认为8—10万平方米的展馆已能满足要求,加上服务设施,整个展场约为25万平方米左右。我国内地展览市场尚未发展,筹建场馆时更要慎重。广州、深圳、珠海地理位置相互靠近,又毗邻香港,在场馆建设上更要量体裁衣,不要仓促上马。另外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上展览也会在今后几年里发展起来,场馆建设投入大,回报慢,新场馆的建设一定要做好可行性研究,避免盲目重复。
  展览公司   

    根据政府的有关规定,主办、承办来华展览或出国展览的公司必须具有主承办资格。资格的认定由政府有关部门执行。目前,经外经贸部批准有主承办来华展览资格的展览公司197家,有主承办出国展览资格的展览公司196家,尚未包括一些民营公司。特别是80年代以来,香港及海外的展览公司通过国内有关单位作为合作伙伴,已在国内展览业占有重要位置,他们主要通过海外招展,所得利益相当可观。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举办的国际专业展约有将近40%有香港或海外公司参与。这些公司往往作为海外招展的总组织者来招海外厂商来展,并决定运输、施工、旅游等展览的主要承包商。   

    自80年代以来,展览公司越来越多,展览市场出现办展质量不高的问题。现被认定有资格办展的公司是通过各项指标调查后甄选出来的,它们举办过的展览有一定的规模和档次,但他们举办展览重复较多,举办展览的时间和地点也有待协调。

记者:改革开放以来,展览业在中国呈现了蓬勃发展之势,请介绍一下展览会的发展态势及其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陈:中国的展会发展很快,以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为例,举办的国际展1985年15个、1990年20个、1995年39个,到1999年达到46个、2000年55个。展会面积1985年8万平方米,1990年14.1万平方米,1995年35.9万平方米,1999年52万平方米。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民族工业的振兴,中国厂商在国际展的比例越来越高,以一些比较成功的国际展为例,其参展比例已由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20%增至现在的50%左右。参展的展品和装修水平也逐年提高。如通信展、汽车展,其装修水平不亚于国外的参展公司。中国参展商在国际展中数量和质量的提高,表明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与壮大,也是今后在中国国际专业展经济效益增长的一个亮点。目前国际、国内参展费用正在逐渐靠拢,若干年后将逐步取消内外参展的价格双轨制。   

     展会的变化是复杂的,有的展会在竞争中壮大发展,有的在竞争中消失了,也有的在竞争中合并改名,起起落落,变化无常,但总体是向大型化、专业化发展。   

     中国展览业经过80年代初期的发展,到了1987年进入定期化阶段。最初经外经贸部批准的定期展共6个,随后年年都在增加。到1998年全国定期展已经达到176个,其中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就有57个。   

     展览会的定期化有利于展商提前选择展会、做预算、选展品,也有利于经销商提前作计划,对于展会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   

     中国展览会经过20年的国内外竞争,有一批专业展越滚越大,逐步形成全球知名的展览会,例如在北京举办的机床展、纺机展、冶金铸造展和印刷展已跻身国际同行展的前四名,这些展览会在展览规模、服务水平等方面已接近国际水准,已被列入全球行业展览计划,参与全球行业展览竞争。近年来,消费品专业展也越办越大,北京的春秋国际服装展,大连、宁波的服装节,上海的国际家具展都逐步走向新的品牌化。   

     展览会介入中国经济活动,在流通和信息领域充当重要角色,现已成为重要的商品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和资金引进市场。中国现有展览覆盖各个领域,每年同一专业展举办多次,为行业交易提供了重要机会。由于商业保密的原因,展会的贸易量难以准确统计,据业内人士对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展会贸易量估计,每年约250亿元以上。例如’99北京国际博览会贸易额约32亿元人民币,’99国际机床展,内贸成交11.5元亿人民币。又如西班牙展览会,中方获得西班牙方面的软贷款1.225亿美元。展览会在促进进出口贸易、促进技术引进、促进中外合作、吸引国外资金方面,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记者:中国展览业存在哪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陈:重复办展是困扰国内外展商和贸易观众的难题,重复办展的后果是展商分流、规模小、效果差。近年来的展会审批制起了一定的协调作用,但重复办展的问题仍然时时出现。   

     竞争是展会活力之所在。十多年来,通过竞争,同类展会已经逐步减少,有的消亡、有的壮大、有的合并。例如北京原来有三个汽车展,通过有关部门协调,三个汽车展合并为一个,展览规模越来越大,今年的北京汽车展有望达7万平方米,展商对此反映很好。在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竞争与协调当是解决重复办展较有效的办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协调作用将会逐步减弱,采取标准制和登记制有望成为有效的管理手段。   

     场馆不足影响展会的规模。北京场馆基本满足目前的需要,但不能满足今后的发展需要。上海场馆比较分散,不能满足一些大展的需要。场馆的内部设施和周围交通环境差是普遍问题。今后场馆的建设应以人为本,加强规划,加强配套和服务设施,创造一个宽松的展览环境,使参展商和观众都能感到满意。   

     展览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即使管理水平较高的展览公司,展览场馆仍比国际水平差一大截。重要的是管理人员、项目经理的业务素质,需要有最好的服务精神、宽阔的思路、敏锐的洞察力、超前的预见性以及熟练的外语。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员知识就是展览业管理水平的体现。另外,英特网对展览的开拓、招商、管理和服务也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应引起我们充分的重视。中国的教育界已注意到展览业对人才的需求,中央工艺美院已设置展示专业,中国的大学正在考虑设置展览专业课程。   

     增加海外招展能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我们举办国际展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缺乏海外招展网络,影响了招展的广度和力度。目前大多数展览公司的招展办法是通过邮件和派员出国,这种办法是成本高、效益低,不能保证效果。各大展览公司建立自己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代理网络十分必要。代理商掌握当地展商名单,能解答展商所有问题,能说服展商参展。因此,将来国际展还要发展海外的代理业务。   

     出国招展办理审批手续和办理护照程序复杂,时间长,与快节奏的时代特征反差大。我们呼吁商务出国手续应从简从快,以保证不失商机。   

     全国性的展览协会尚未成立,目前只有北京、深圳等地成立了地方展览协会。由于这一缺项,没有部门对展览业进行全国性的统计和分析,因此也无法提出全国性的展览指导意见;没有部门统揽国际、国内展览界之间的横向交流与联系,无法提高展出水平;没有部门筹划展出人员培训,人员素质无法提高;没有部门对展览业进行调研,无法从实践提升成理论。随着中国组展单位和办展数量越来越多,特别是展览界的无序竞争、低档次展览重复举办,成立全国性展览协会的必要性越来越紧迫。   

记者:请您谈谈展览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陈:中国展览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中国经济发展速度、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中国和世界技术的发展速度、中国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等诸多背景要素的综合。我国经济将迎来一个极大的发展时期,这将给我国国际展览业带来新的繁荣。我国12亿人口的市场和经济快速发展,将吸引更多的外商来中国进行各种经贸活动,展览会将成为各种经贸活动的桥梁和重要场所。

     目前我国专业展览会大都是几千到两万平方米左右,最大的专业展是国际机床展,达6万平方米,比起西方发达国家的同类展览会规模,我国的展会规模不足西方的五分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预计今后若干年展会的规模将会以每年30%持续发展。其中中国厂商参展的规模将不断扩大,档次不断提高,无论是在展览的宏观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的增长上,都将是一个重要方面。观众组织工作变得更加重要,高质量的观众对一个展览会的成功与否将起到关键的作用。另外,展览服务及媒体宣传作用对展览的成败,也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进入WTO后,将给在中国举办展览的办展实体带来机遇和挑战。国内办展单位力量增强,不断学习和提高办展档次,就能完全独立组织和举办国际性的展览会。相反,国际国内办展费用差距逐渐缩小,也给海外展览公司争得了同等条件的竞争。沿海和经济发达城市进一步向自办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内地城市也将发挥区域优势,有选择地举办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展览会。展览的专业化将结束制造业展览一统天下的局面,消费品和第三产业的展览也逐步发展起来,观众将不仅仅是看热闹的,而多以专业人员、决策人员、批发商和分销商为主体。   

     展览布局逐步趋向合理。目前中国的展会海外贸易观众占的比例很小,据业内人士统计,从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五不等。这种格局造成中外双边贸易多,国际间多边贸易少。今后十年,随着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提高,在中国市场作用日趋重要,再加上中国展会的规模和质量不断提高,必将吸引周边国家贸易商,贸易多边化的趋势将加快,中国将成为亚洲乃至世界贸易的重要场所。   

     同类展会同时同地重复举办,层出不穷,这为难了展商也给贸易观众带来苦恼。在市场经济初级阶段,这种纷乱看来不可避免。竞争的结果将会淘汰一批办得不好的展会,办得好的展会将在竞争中走向集中和垄断,新的名牌展在这场竞争中将脱颖而出,在中国各地举办的展览将逐步形成合理的布局。   

     中国是个地域广阔的国家,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有自己独有的工业,各地有不同的需求。今后十年,预计不同类型的代表性展览会将分布在以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大连、成都等城市。珠海、深圳、厦门、昆明、常州等将举办一些有代表性的特色展览,据此布局将形成中央级全国性专业展和地方级地域性展会,展览市场将逐步形成合理的布局。
 楼主| 发表于 2005-5-29 01:33:35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格审批取消 贸促会力推展览业协会
7月1日始,《行政许可法》将开始实施,中国会展行政审批制度将有所改变,会展业将更加市场化。中国贸促会展览部副部长孙刚对记者说:“‘资格审批'已经取消,举办、组织展览变得更加容易,同时也更容易产生无序的混乱,这个时候就要制定相应的体制,规范展览业发展。”

   “中国贸促会做的最多具体事情就是展览,由中国贸促会成立中国展览协会在情理之中。”中国贸促会行业协会的一位人士对中国贸促会筹建中国展览协会一事如此评价。弊端:多头审批重复办展

   中国会展业正以每年20%~30%的速度超常增长,会展业已步入一个高速增长的新阶段。据《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2002)报告,近10年来我国通过会展实现外贸出口成交额达340多亿美元,内贸交易120多亿元人民币。

   看到会展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我们又不能忽视另外一个现实。中国展馆协会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多数展馆处于不经济的非有效利用状态。另外还存在重复办展问题,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题材相似的展览在同一个城市连续举办三次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使得参展商无所适从,展览业的规模效益也无法实现。

   对此有专家分析认为,一方面是展会经济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会展行业本身又暴露出混乱、重复、层次低等问题。

   会展业的发展需要谁来管理?谁来规范?事实上是由商务部、贸促会、科技部等部门分头管理。甚至,中国的会展行业都缺乏一个明确的统计数据。破解:展览协会集中管理职能

   孙刚认为,会展业的现状确实需要一个专门的机构来统一协调、进行管理,引导会展企业的发展方向。事实上,中国贸促会、相关协会以及许多展览公司也一直在呼吁成立这样一个机构。将来的中国展览协会成立应该以促进整个会展业的健康发展为目标,也是解决目前“混乱”局面的一种有效办法。

   “成立后的中国展览协会,不是一个行政机构,而是一个服务机构,但具备一定的监督、管理职能,走的是市场化道路。”孙刚如是说。

   孙刚为记者解释了成立展览协会的必要性,他认为主要有七条理由。其中,有三条颇为引人注意:一是协调各组展单位的关系,从个体利益主体出发加强协作、多头对外,从根本上自觉改变重复办展的混乱局面。二是制定行业标准,利用行业内的共同呼声,抵御个别企业或外来展览的不规范做法。三是改变多头审批的局面,将部分职能集中到展览协会,统一协调管理。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七条理由也就相当于中国展览协会的七大主要职责。孙刚还提到,未来的展览协会还将有“审计”业务,即对各展览公司上报的相关数据进行审核。将数据整理之后对外公布,提供全面的展览市场信息,为各展览公司建立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障碍:协会难离行政化道路

   事实上,各方都在争夺着展览业协会的控制权。在2003年,“中国展览馆协会”就已宣布准备改名为“中国展览业协会”。而记者最近得到消息灵通人士的证实,“中国展览馆协会更名为中国展览业协会的工作暂缓”,其理由是接到了相关部门的文件。一直在努力呼吁成立展览协会的中国贸促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其在此方面的任何一个动作都受到人们的关注。

   中国贸促会力争在2005年年初正式成立中国展览协会。记者向孙刚求证,他表示什么时候成立尚未有一个明确的日期,但目前中国贸促会正在和多方面呼吁、协商争取尽早成立展览协会。

   中国贸促会一直都支持成立展览协会的观点,并且也一直在呼吁。据孙刚介绍,筹建的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中。目前,中国贸促会正在编撰《中国会展年度报告》,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和相关方面合作建立“健全、公平、公正、准确”的信息发布系统,为企业参展、组展提供相关数据;和国际展览局、美国展览协会等国际展览机构举行论坛,通过经验交流为国内展览业提供更新的发展模式。这些原本没有专门机构统一执行的工作,都是中国贸促会为筹建展览协会所做的实质性工作。另外,孙刚还介绍,中国贸促会正在建立“资质评定系统”,但他又表示,这并不代表贸促会具备审批职能。

   目前,很多省、市已经成立了地方性的展览协会,但却没有一个全国性的展览协会,这令人不解。“地方上的这些展览协会的成立,多数是一种政府行为。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他们走的还是行政化道路,没有完全达到规范行业发展的要求。”孙刚介绍说,“我们正在着手准备成立的展览协会,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
 楼主| 发表于 2005-5-29 01:50: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展览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的展览业主要是指经贸方面的展览,尤其是80年代以来展览作为一个产业出现在中国的经济舞台上。随着我国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过渡,展览业的发展也逐步走向市场。现就在中国举办的国际经贸方面的展览(以下简称来华展览)的状况进行探讨。
  1979年,党中央做出了改革开放的英明决策。从80年代开始,以计划经济主导的出国展览和来华展览统归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办、接待的局面,逐步改变为由市场经济为导向的众多机构举办、接待的崭新局面。20年间,展览会在中国大地上以城市为中心遍地开花,尤以北京、上海、广州、大连等城市最为活跃,展现了蓬蓬勃勃蒸蒸日上的景象。展览业已成为中国第三产业一个重要的方面,创造的就业机会和社会产值占有一定的份量,在促进进出口贸易、技术引进和中外经济合作等方面的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 展览业的现状

一、展览会的概况
  根据有关统计数字显示,1997年举办展览会总数为1063个,1998年为1262个,1999年为1326个。其中国际性展览约占48%,国内展约占52%。 来华展就地域来说,由于市场和运输费用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展会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大连、成都、深圳等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据统计,97年全国国际展共496个,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大连四城市占总额的67%;98年全国国际展598个,其中上述四城市占56%;99年全国国际展共694个,其中上述四城市占58%。
  就展会类型来说,有外国来华的单一国家展览,例如前几年在北京、上海举办的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展;有综合性展览,例如广州出口商品展、北京国际博览会和亚太博览会;有专业性展览,例如汽车展、机床展、航空展、高科技展及轻工消费品展等。就国际展而言,专业性展览约占95%以上。据有关方面不完全统计,全国主要的行业展数量为:电子展24个,轻工展23个,食品展10个,石化展7个,汽车展13个,纺织服装展17个,建材展35个。
  专业展目前较成熟且在国内外影响较大的有北京的国际机床展、汽车展、国际通信展、纺机展、冶金铸造展等,面积在4至6万平方米,这些展览在其同类展中占有重要的份量,在亚洲乃至世界均有一定的影响。就规模来说,在珠海举办的中国国际航空展,展出面积室内5万平方米,室外22万平方米,为亚洲第二大航展。但该展举办历史较短,在展览组织和管理水平上尚有待提高。广交会为另一种类型展,是目前中国历史最长,在贸易上最具影响的一个展览会,约16万平方米。就总体来说,5万平方米以上的展览每年不超过10个,2万平方米以上的展览约20个。其余国际性专业展以1万平方米左右的为多,约占总数的50%。
  就观众来说,估计每年约有600万以上人员参观国际展览会。以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为例,每年约有160万人流。除汽车展等公共性较强的展会外,大多数专业展会观众为专业界的决策人士、贸易人员及科技人员等。一些高水平的专业展给我国经贸、技术人员提供了一个不出国的考察、交流机会,其客观经济效益难以估量。
发表于 2005-6-10 18:4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你们到我的房: 哥哥姐姐们你们看看我这个图提个意见  间来
发表于 2005-6-10 18:4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支持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设计兵团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