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兵团展览设计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80|回复: 8

[业务经验] WTO对中国展览业的机遇和挑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5-29 01:0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加入WTO,对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都会带来一定的冲击和影响。作为与经济密切相关的展览媒体,不可避免地会到入世的冲击的影响,带来空前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

  首先,中国入世后会进一步激活展览市场,促进展览业国际化进程。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随着中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展览企业纷纷成立、展览项目各目繁多,不便专业行业如汽车、电子、建材、石油、化工、水利、电力、航空等业纷纷涉足各行业办展,仅北京几个会展中心和展览馆每年的展事安排非常紧凑,必须提前预定才能如期办展。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没有加入WTO的情况下,国外大型知中展览公司已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了中国市场,而且在一个短的时间内探索期转入扩张期,向纵深地发展。可以预言,中国入世后会有更多的国外展览公司登陆中国展览市场,国内的展览公司也会更加积极地组织国内企业涉猎国外展览市场,向国外展示中国的技术设备和产品,这必将加快展览行业国际化进程。

  第二,促进展览手段和展览技术设备现代化。目前,我国展览业还处在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期进期,传统的模型、灯箱、图片展览形式在展览中占相当大的比重,展览材料和制作比较落后,相当一部分制作公司多处于“小作坊、手工制作”的落后状态,特别是在展览设备创新方面滞后,多为相互传抄工作,与国外展览设计与制作计算机化、数控化,在设计上求异变新的思维方相比差距甚远。中国入世后,国外大型正规化和现代化的展览公司进入中国展览市场,必然会引起展览设计和展示手段与展览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人,声、光、电与数字化结全的展览手段与展览技术设备会给中国展览的同行和观众们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第三,促进展览经营模式市场化、商业化。目前,我国还有不少展览是属政府行业或政府加民间企业的行业,政府出资办展,或政府出资企业赞助。只讲社会效益,不讲经济效益,长此下去,形成了展览对政府的依赖,不利于展览市场的形成,更不利于展览业的发展。中国入世后,国外展览企业以市场的形成,国外展览企业以市场规则理直气壮地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展览企业在生存,要保持市场份额,必将被迫调整经营模式,尽掉政府的“拐棍”奋起而追,尽快适应经营商业化环境,促进展览市场形成。

  第四,有利于国内展览业人民素质和专业水平的提商。当前,我国展览业从业人员的资力、专业素质参差不齐,相当一部分人员是“关路出家”。专业人员很少,且大部分人员从业后很少有机要知识更新,凭老经验办展览,无论是办展思路还是策划、创意都是老一套。国外展览业全面进入中国市场后,其管理、技术和人才优势使国内公司在感受压力的同进,必然会增强竞争意识和发展意识,必然会追求专业知事的积累和素质的提高。同时。一些落伍者会被经营意识强,专业程度高的年轻一代“挤走”,有利于整个展览业队伍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面对入世的机遇的挑战,国内展览业切不可一蹶不振,更不可盲目随波受逐流。应采取积极态度,切实转变观念,树立竞争意识,调整经营思路和人员结构,改革管理模式,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完善和发展自己。
 楼主| 发表于 2005-5-29 01:0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外资展览业杀入已成定局
UFI年回现实,国际展览业巨头以为杀入中国市场作好准备,东莞会展业的发展也将迎来新局面

    背景提示:2004年 9月 27日在意大利里米尼举行的全球展览业协会(UFI)会议上,UFI理事会同意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GDE)加入UFI,成为UFI展览中心类别的正式会员。   
    据了解,目前,中国共有27个UFI会员单位.其中8家是展览中心。随着 GDE的加入,它已成为广东省目前仅有的两个UFI会员单位之一,而这也被视为东莞会展业发展的一座里程碑。
   
    2004年11月23-27日,全球展览业协会(UFI)第71届会员大会在泰国曼谷举行。作为新近加人的会员,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参加了此次会议。日前,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陈仲球向记者表示,国际展览业巨头们已做好了大举进军亚洲尤其是中国市场的准备,这使得中国特别是东莞展览业可能面临一场巨大的冲击,但同时也迎来了快速与国际接轨的机遇。

国际展览巨头均看好中国市场

    近年来,欧洲展览业巨头在发现本地生意难做的同时,却发现亚洲、尤其是中国的展览业正处于快速上升的阶段。   
    陈仲球告诉记者,此次大会上欧洲展览业巨头纷纷表示出了对进人中国展览市场的浓厚兴趣。多位与会外国展览机构负责人表示:“是时候进人这个庞大的市场了。
    UFI亚洲/太平洋分部经理伍德保先生则指出,亚洲地区在全球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首先,它的经济总量占全球的24%;其次,增长速度惊人。此外亚太区各国政府正在采取积极措施加快贸易流通。
    与此相反的是,欧洲展览业却正处于下滑阶段。欧洲 VNU展览公司主管、VNU亚洲展览公司主席Jime EsSink先生指出,三个方面的原因致使欧洲展览业下滑一是集中和联合,使得欧洲展览公司数目减少;二是市场透明化程度高;三是生产向东方转移。而中国的展览市场恰好可以填补欧洲市场的下滑,欧美的组展公司因此早已尝试进人这个市场。“以前是国际参展商通过参展向中国出售产品,现在是国际买家通过展会来中国寻找采购机会或出口商。陈仲球补充说。

中外合作将成展览业主流

    据了解,今年3月随着《设立外商投资会议展览公司暂行规定)的正式公布,标志着展览市场对外资的正式开放,但从整体上来讲,外国展览业独资进人中国市场还是持比较谨慎的态度。现阶段,外资进人国内展览业市场仍旧青眯合作的形式。
    Jime Essink先生指出,与本土公司合作仍是外国展览公司最好的方法;国际公司品牌的作用应由参展商向参观商转移;中国公司在国内和国际的展览市场上将会越来越强大。他认为,与本土组展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是国际组展公司进人中国市场最成功的策略。这种策略的优势在于,合作后可以直接掌握本土的网络和信息资源;起步成本低(相对设立独资公司);竞争风险减少;进入市场速度快等。
    当然对国际组展公司来说,这种策略也有可能面临被踢出局的危险,但国际组展公司也可以通过移植专业知识和经验,及品牌优势来规避风险。

莞展览业迎来大好机会

    东莞近年将会展作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尽管行业自身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但对东莞地区的经济拉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会展业对东莞经济拉动的比率是1:9。厚街镇政府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仅以厚街为例,厚街著名的酒店经济就是依托于会展经济发展起来的。
    外资的进人给现有市场格局所带来的冲击,国内很多展览企业是存在抗拒心理的。有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大多东莞展览企业还处于比较低的发展水平,行业中存在一种“乱中取胜”的杂乱局面,比如重复办展、配套服务不完善、恶性竞争等现象时有发生。而令人忧心的是,东莞、珠三角乃至全国的展览市场已经逐渐呈现出供大于求的局面,国外资本的强势杀入,无疑将使现有展览业市场格局面临变局,很多国内会展企业有可能会被淘汰出局。他预计,一旦外资强势进人,凭借丰富的组展经验,包括东莞现有的几大名展在内都会受到冲击。“这种情况将是全国性的,只是受影响程度不同而已。”陈仲球认为。
    但是,事物都有它的多面性,换一个角度看,外资杀人所引起的竞争可能使市场分工进一步细化、规范化,这对展览业的发展肯定是利大于弊的。陈仲球认为,企业应以积极态度应对,而且国内企业存在熟悉市场情况、掌握着更多政府、协会资源的优势,这是外资公司所欠缺的,也是外资进人中国会展业首选合作的重要原因,而中国企业在合作中学习国外展览机构数十年的经验,是国内企业应看重的最大价值。因此,陈仲球认为,现在是一个企业乃至整个行业发展的大好机会。
 楼主| 发表于 2005-5-29 01:06: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展览业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国家经贸委对外经济协调司副司长 徐敏
近年来,我国各地举办的展览活动蓬勃开展,展览市场越做越大,但作为行业或产业只能说是初具雏形。因为当前我国展览活动的行政管理体制和大多数展览活动的组织方式、管理方式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差很远,作为一个行业或产业的一些基本要素不是很完备,比如市场主体的发育、行业的专业化水平、行规行约的形成、行业协会的作用等等。我国加入WTO后,国内展览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我们要积极研究应对措施,加快对展览业管理体制的改革,规范和培育展览市场,促进展览业的健康发展。

    中国展览业的主要特点

    多头管理的行政体制。我国目前展览活动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造成国内展览市场不统一。中国展览市场的特点是“条条块块”,“条条”就是系统或行业部门,“块块”是指地方。类似于“内贸”与“外贸”的划分,国内展览会也分为涉外展和非涉外展,其中涉外展分别由外经贸部、贸促会和科技部管理,非涉外展主要是由国家经贸委管理。“块块”就是地方政府对本地区的展览活动的审批管理。在我国,举办展览会一直是作为行政活动来管理的,由于缺乏行业协会、行业规范以及行业标准的系统支持,目前各部门对展览会的审批管理实际上已经演变为对展览会名称的分类审批。

    办展方式的行政化倾向明显。计划经济时期,行业主管部门举办的产品订货会、产需协调会,都是为了加强产需衔接。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企业认识到参展对于产品销售的重要性后,展览活动越办越多,常见的模式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主要是靠行政力量办展。由于体制原因和长期的惯性,行政办展仍然是当前举办展览活动的主要方式,这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制约了展览会的市场化运作,行政办展的方式也就越来越不适应参展企业的需求。从展览业角度来讲,行政办展的主要弊端有二:一是缺乏专业化,二是缺乏市场化,不考虑投入产出。因此,依赖行政力量办展已不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展览业发展的客观规律。

    展览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对展览业的认识未形成共识。目前全国出现了“展览热”,但到底如何认识展览业,当前并没有形成共识。目前国内对展览会的管理是作为行政活动来审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应尽快推进中国的展览会从“行政活动”转变成“经贸活动”,逐步提高其产业化水平,这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

    管理体制难以适应市场化、产业化要求。我国对展览管理实行的是审批制。从市场经济国家情况来看,举办展览活动不需经政府部门的行政许可,这也是国外展览业市场化、产业化的重要前提。我国现行的行政审批体制存在着许多弊端,特别是多头审批,使得主管部门实际上是“只批不管”或“重批轻管”,造成多头办展、重复办展的不良后果。与管理体制相关的是管理法规问题,目前没有统一的展览管理法规。

    市场秩序颇为混乱。当前展览市场秩序存在的问题相当严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批文倒卖,二是商业欺诈,三是管理与服务水平低下,四是安全隐患严重。

    全国性行业协会还未建立。到现在为止,展览没有一个全国性的行业协会。行业协会是市场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一个行业的规范发展起着政府部门不可替代的作用。发挥展览业协会作用,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发展展览业重要的经验总结和成功的管理模式,随着国内展览业的迅速发展,成立中国展览业协会已是当务之急。

    展馆建设热度不减,服务质量堪忧。全国现有展馆数量不少,但规模大、设施现代化的展馆还是不够;展览服务质量令人堪忧,亟待提高。建新展馆易,提供优良服务难,培养一批展览服务人才难上加难,这将是制约我国展览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规范和发展展览业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政府对展览业发展的引导和培育作用,积极促进展览业的市场化和国际化。加快对现行展览管理体制的改革,改进管理展览业的方式方法,积极推进展览会行政审批的改革;从长远来看,展览会的行政审批必须取消。

    (二)加快培育一批有品牌效应的展会和一批有专业水准、有竞争实力的展览公司,积极促进展览业的品牌化。

    (三)要加强对展览市场的整顿和规范,净化展览市场环境,积极促进展览业的规范化。

    (四)加快筹建全国性展览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自律和规范作用,积极促进展览业的产业化。

    (五)加强展览专业人员的培训,建立展览经理培训制度,大力推进展览业的专业化。
 楼主| 发表于 2005-5-29 01: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展览业的差距在哪里
展览经济是一种规模经济,只有保持和达到一定的规模才具有竞争力。加入 W TO,更多的外国展览公司进入中国展览市场,带来更大规模的国际展览品牌,并以其先进、成熟的办展方式给中国市场带来强烈冲击。我们要与其竞争,先应看到我们与国外展览公司的差距在哪里?

  展馆与国外的差距

  目前,中国展览企业缺少规模,从展览场馆看,一些发达国家的政府都不惜巨资建造大型的现代化的展馆。作为世界展览大国的德国,它拥有21个博览会场地,展览场馆总面积230万平方米,其中汉诺威博览会展览馆达47万平方米,室外展场21万平方米,还有5万个位置的停车场。中国展览场馆数量多、面积小,且比较分散,全国大约有140多个展览场馆,展馆的规模与城市的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展览场馆条件落后,设备简陋,管理落后,交通拥挤。与国外展览场馆环境优美,交通方便,能提供全方位服务相比,差距很大。从来展看,目前,国内展览会的规模小、重复展览多;名牌展少,名符其实的国际展少,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和要求不相适应。加入 W TO,更多的外国展览公司进入中国展览市场,带来更大规模的国际展览品牌,并以其先进、成熟的办展方式给中国市场带来强烈冲击。上百年的展会品牌、广阔的销售网络以及丰富的组展经验,特别是他们与很多长期参展的大客户保持的密切稳定的联系,国内的展览企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

  展览总体水平差距从展览工程看,无论从设计、创意,还是施工质、服务,都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公司有很大的差距。从出展来看,目前全国有资质的展览公司约200家,每年出展项目在400-500项,展出面积10万平方米。尽管我们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但与加入 W TO后,中国的经济贸易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从国际标准来看,目前我们的标准化程度还不高,至今国内只有几家展览公司通过了 ISO9002质量认证。加入 W TO,在承揽国际展览业务时,国际标准、资质将起到很大的作用。从展览业的总产值看,世界展览市场总收入为3000亿美元,约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30万亿美元的1%;而中国展览市场的总收入为40亿人民币,约占中国国民生产总值9万亿人民币的0.044%。。从智能化和信息化看,中国加入 W TO,随着信息产业的开放,外国企业利用其在科技、信息方面的优势,不仅会对中国的信息产业进行冲击,而且还会将其优势渗透到其他行业,包括展览业。他们通过互联网,积极建立虚拟展馆,发展网上展览会,冲击展览市场。从人才来看,中国展览业人员整体素质还不高,展览专业人员许多是半路出家,专业知识不足,与国际比较差距较大。从展览管理看,目前管理水平普遍落后,整体效率不高。服务的观念、意识和质量还不到位。目前中国展览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还处于劣势地位。总之,随着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和国际服务贸易多元化态势的出现,中国今后,将出现“国内市场国际化”,这种局面将使中国展览市场上的竞争更加激烈,对中国展览企业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而且机遇是潜在的,挑战却是现实的。
 楼主| 发表于 2005-5-29 01:3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召开  吴仪副总理发表主旨演讲

由中国贸促会(CCPIT)、国际展览业协会(UFI)、国际展览管理协会(IAEM)和独立组展商协会(SISO)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于2005年1月11日至13日在北京举行,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名会展业界代表出席。此次论坛的举办,得到了我国政府的积极支持。1月11日,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出席论坛的全体会议,并发表了主旨演讲。
  吴仪副总理在讲话中说,展览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中国展览业发展迅速、备受全球展览业界的关注,正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直接反映。
  中国经过25年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越来越完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有了显著改善,对外交往空前广泛,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在国际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刚刚过去的2004年里,中国政府采取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抑制经济运行中的不健康和不稳定的因素,保持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增长9%或略高一些;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增长,进出口总额超过11000亿美元,首次突破万亿美元大关,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吸收外资规模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实际利用外资金额超过600亿美元,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从总体上看,中国经济增长方式逐步转变,经济自主增长活力不断增强,结构调整的步伐进一步加快,资源配置不断优化,我们正在努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2005年,中国政府将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同时,中国将继续履行加入WTO的承诺,把关税总水平进一步降低到9.9%,取消所有非关税措施。银行、保险、证券、分销、建筑、旅游、运输等服务部门也将按照预定计划逐步开放。
  吴仪副总理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展览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她说,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国的展览业取得了明显进步。过去几十年间,中国举办和参加的展览活动逐年增多,展览行业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展览业空前活跃,总体规模年均增长将近20%,在全球展览业中异军突起,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展览业市场。目前,中国已经拥有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现代化展览场馆,形成了一些具有一定实力的展览集团公司,也培育了一批水平高、影响比较大的名牌展览会。
  中国展览业的发展对促进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推动中外交流与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日益繁荣的展览活动不仅对引导有关产业发展,提升制造业水平,促进生产要素流动,优化资源配置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有力地推动、配合了中国企业发挥比较优势、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商品供应链,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吴仪副总理强调,中国政府充分重视展览业的发展和它的独特作用,采取了积极措施,推动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中国展览市场体系。近两年,国务院取消了对办展单位资格的审批和对在中国境内举办小型展览会的审批,调动了各方面办展的积极性。同时,各级政府部门逐步地退出了对展览活动的直接介入,注意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等中介组织在展览行业中的协调自律功能。中国政府还参照国际惯例,对中小企业通过参加展览会开拓国际市场给他们必要的支持。这些举措都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展览业的发展。
  吴仪副总理在讲话中指出,与展览业发达的国家相比,中国展览业在规范性、竞争力、效益水平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中国展览业市场化的程度不高,行业内市场的竞争还不充分,展览业投融资机制还没有形成,现代企业制度还没有建立,行业发展缺乏后劲。展览活动效益水平还不高,大规模、上档次的展览会所占比重较低。展览行业自律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都还没有建立,不利于展览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同时,还应该认识到,展览业是促进中外交流与合作、扩大对外开放的有效途径,也是中国企业“引进来”、“走出去”、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获得发展活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各方面对于展览活动的需求正在持续地增强。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既对展览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展览业发展的根本推动力,并将为展览业发展提供更好的基础条件。中国展览业成长性强,发展前景广阔,在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的展览业大有可为。
  为了促进展览业的持续发展,今后我国将从政府、企业和行业中介组织三个层面进一步推动展览业提升水平。首先,要加快展览业市场化进程。要运用经济的、法律的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和监管,进一步确立展览企业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服务和桥梁作用,同时加快展览业投融资体系的建设。
  其次,要加快展览业法制化建设,建立展览业法规、政策体系,规范展览市场秩序。要通过建立行业自律组织以及相应的协调服务体系,制订、执行行业服务规范。
  第三,要积极推进展览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与展览业相关的产业,发挥展览业对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第四,要努力提高展览业国际化水平,培育专业化程度高、规模效益显著、影响广泛的知名国际展览会。中国展览业要积极“走出去”,参与国际展览市场竞争与合作。要实现展览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我国展览业的整体水平。
  谈到未来中国展览业的发展,吴仪副总理说,中国展览业正处在一个强劲的发展时期,这是中国展览界的机遇,也是全球展览界的共同机遇。近年来,德国、美国、意大利等国家的大型国际展览企业纷纷在中国设立了分公司、办事处,或者与中国的展览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参与中国展览市场的合作与竞争。今后,中国展览业市场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投资、合作机会。中国政府将会按照WTO的规则,对国内外展览企业一视同仁,并依法保护相关知识产权,为国际展览界进入中国展览市场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作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组委会主任委员,吴仪副总理诚挚地邀请全球展览界人士关注、支持、参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她说,目前中国正在加紧筹备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上海世博会,将进一步促进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合作和技术交流,对推动世界共同繁荣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将把上海世博会办成一届成功的、精彩的、令人难忘的国际盛会。
  吴仪副总理对首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的举办给予了充分肯定。她说,第一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在北京举办,是中国展览业的盛会,也是全球展览业的一件大事。这次论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专题研讨,又有展览业品牌、资金、技术、服务的项目推介和洽谈,还有关于展览业的展示,非常务实。全球展览业协会(UFI)、国际展览管理协会(IAEM)、独立组展商协会(SISO)、国际展览局(BIE)作为国际展览界具有权威影响的机构,与中国贸促会合作举办本次论坛,为中外展览界深入开展交流与合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是中国展览业全面对外开放、广泛寻求合作、努力实现共赢的良好开端。她希望国际展览界的朋友们以这个论坛为平台,关心、支持中国展览业的发展,与中国展览界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利合作,加大对中国展览业的投资和技术转让,把先进的办展理念、管理经验、行业服务手段带到中国来,同时也希望,中国展览界以此次论坛为契机,积极开展与全球展览界的交流,本着务实、合作、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把“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提高展览业市场化、法制化、产业化和国际化水平,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zlhy11_clip_image001.jpg
zlhy11_clip_image002.jpg
 楼主| 发表于 2005-5-29 01:47: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世博会带来专业人才新需求
世博会带来人才新需30所学校新报21个新专业

     2010年世博会带来了上海对人才的新需求,与博览会相关的专业人才成为需求热点,上海市的职业学校和高校瞄准时机,纷纷开设相关的新专业,为7年后在上海举行的世博会储备人才。

     记者从正在进行的2003 年度本市中等职业学校新专业及专门化设置评审现场获悉,这次有30多所学校新报了21个新专业,大部分专业与世博会有关,如会展服务和管理、国际货运代理、物流、新型旅游等,其中会展服务和管理就有3所学校同时申报。上海建桥学院早在今年9月就向教育部门提交了新增会议与展览管理专业的申请,中国上海获得世博会举办权后的半个月内,这一新专业的报告就获得了通过。

    业内人士指出,世博会将为上海创造数十万个就业机会,并将极大地带动旅游、酒店、餐饮、交通、广告、零售等行业发展,同时对人才需求的“量”和“质”也将大幅上升,其中会展人才的需求达数万人。专家分析,目前制约上海会展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专业人才严重匮乏。会展经济作为一门独特的行业,包括会展组织者、会展管理者、会展施工人员和配套服务人员,而现在这方面的人才特别是熟悉业务、了解国际惯例、富有操作技能的专业人才很少。

    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世博会在上海的举办将极大地促进上海会展业的发展,上海的会展业将上一个新的台阶,对会展业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上海建桥学院副院长陈生根介绍说,目前全国仅中央工艺美院2000 年开始设置展示专业,且局限于展览的装潢设计、环境营造等方面,而在上海的高校中该领域还是一片空白。在中等人才培养方面,曹杨职校于2000 年设置了会展服务与管理专业,将于明年毕业的首届毕业生也十分抢手。 (记者 郭文才)

 
 楼主| 发表于 2005-5-29 01:53:14 | 显示全部楼层
2010世博会“预热”:提前让上海成为一个展览业繁荣的城市
当2010世博会这个空前规模的超级展览“航母”登陆上海之际,上海将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展览业最为繁荣发达的城市。

  现在我们能为2010世博会做的最重要的准备是什么?考虑硬件大工程大投资对规划决策来说当然是必需的,但有许多部门和人员却无法参与进去;而大力开发城市展览业,则可动员全社会、吸引许多部门和人员来参与,通过历练队伍和机制,培育参与意识,可使上海提前营造展览业繁盛的氛围,让“要看展览,到上海!”这一号召尽快产生城市品牌效应,这无疑是对2010上海世博会的有效“预热”。

  一、提前开发展览业对2010的意义

  随着经济文化迅猛发展、社会日趋富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展示自己的文明喜好,近年来民营展馆纷纷在各地露脸,已可见其先兆。而上海的硬件设施和城市景观本身,已经构成了一个吸引世人目光的超级“大展台”。一些海外画廊抓紧在寸土寸金的上海抢滩,不惜租用旧厂房仓库作为展览场地以求抢占先机,说明上海在展览业方面正蕴含着巨大的机会。未来世博会的临近,将更使海内外的展览文化荟萃于上海的机会凸现。

  虽然一流城市硬件已为上海展示城市文明文化创造了一个良好平台,但上海对现有展览设施和从业人员的开发使用却仍滞后。虽然目前上海和北京一样,引进海外展事的能力在全国城市中居于领先,但吸纳汇聚国内展事的能力,上海则还远远落后于北京,甚至也落后于广州、杭州、南京等发达省会城市。 这一方面因为北京是首都,广州、杭州、南京等地是省会,它们对各自辖区具有汇聚和辐射作用,而作为直辖都市,上海汇聚和辐射的辖区则相对有限;另一方面,虽然上海的城市硬件领先于全国,海内外许多人士都对上海心向往之,但上海人自己却把办展的门槛设得太高。现在外地要到上海办展,场馆、食宿和宣传费都很贵。今年我曾遇见宁波梁祝文化公园一位经理,他们来上海闸北参加一个民俗文化展,回去就抱怨上海收费太厉害,说下次再也不来了。上海展览场馆平时的空置率很高,经济效益较低,对偶尔闯上门来的展事斩一刀似也在情理之中,但这样却把后面的展览都吓跑了。

  为了给世博会作准备,上海高校已开设相关专业进行人员培训。但上海迄今仍有多少经常空置、未被充分利用的展览场馆资源?上海目前的展览从业人员又有多少人平时仍空闲着?上海大规模推进展览业的开发,不应等人员培训出来之后才开始,那样做会错失很可贵的一个时间差。     

  2010上海世博会是一艘超级展览“航母”,对它的筹备当然要从整体统筹出发,把它当一个巨大工程来看待。可是这艘世博“航母”其实也是由各种展览团队构成的一个超级平台,其参展方来自世界各地,也是由许多各类展览汇聚而成。因此除大件工程投入之外,其筹备工作在许多方面,其实也可化整为零地进行。由于世博会的设施和人员培训短期内还未及完全到位,上海在2010年之前若大力推进展览业,应当先以吸引国内参展方为主。
  这也就是说:上海将要办一个世界博览会,不妨先大力推进国内展览业的开发,让上海先成为全国的博览会!通过开发展览业的社会化运作机制,可以提前让上海成为提供大大小小各类展场的一个有声有色的大舞台,提前让“要看展览,到上海!”这一号召,成为上海特有的城市品牌!

  这样的预演练兵与2010世博会实际相比,虽然有内与外、分散与集中的差异,但它不必像世博会那样采用“大战役”的方式,可使社会化开发展览业的运作机制尽快的启动。 上海可以通过抓紧对现有场馆资源和人员的调整和整合,改变其闲散被动现状,让展览从业队伍尽早上岗,尽快形成一条能够动员许多部门和人员参与,能对海内外产生联动影响的展览产业链;通过全社会动员和滚雪球的方式,可使上海的展览业从眼下的零星冷落状态,尽快蔓延成繁荣兴盛之状,并使与展览业开发相关的旅游业和媒体业,也提前形成相应的机制“预热”。

  大力推进国内展览业的开发,是否会与将来世博会以海外参展方为主的大格局相矛盾?世博会所应对的或许主要是“外线”引进工程,而世博会的“预热”则侧重于“内线”挖潜整合。我们可以从中探究的,正是“内线”与“外线”的配合运作。亳无疑问,大力推进国内展览业的开发,若“内线”的运作越是充分,则将来“内线”所能为世博会“外线”提供的客流资源也会更为充分。再从“外线”客源来看,世博会本来就是要提供一个内外交流互动的大窗口。中国人渴望通过它来了解世界,世界也期望通过它来了解中国。世博“航母”作为一颗光芒四射的展览巨星,它会引发国人聚焦的兴趣。而上海提前营造展览业繁盛的城市氛围,届时也可让国内颇有特色的各种展览众星捧月似的成为上海世博会的外围景观,那也将为世博会增添新 的缤纷色彩和魅力。

  因此在2010之前,上海宜在常规状态中打造展览业的产业链,壮大展览业“内线”的作战队伍;在世博会举办之时,则可随机应变从“内线”抽调大批人力去应对“外线”大战役(抽调“民兵”去充实“正规军”);而在世博会结束之后,为避免繁盛状态的过快回落和人力物力的浪费,则又可对“外线”“内线”兵力部署作适时调整转换,使上海展览业持续稳定繁荣地向前发展。

  二、上海提前开发 展览业的应对策略  
    
  如何建立上海展览业开发 的社会化运作机制?笔者考虑可有以下的策略:   

  (一)上海对展览业的开发采用遍地开花、多头并举的格局,市府有必要成立一个决策参谋机构——“市策展办”,在全市可成立策展猎头中介公司,把有识有才之士吸收到能充分发挥作用的位置。“市策展办”通过派员巡视和调研,搜集提供各类有关资源信息,及时提出评估预案和规划措施,协调有关各方,并通过个案指导、人员培训和传媒弘扬推广,推动全市展览业的繁荣发展。

  目前上海以世博局为最高策展指挥机构。但因其目标指向的限定,使世博局的指挥覆盖对于调动全市所有相关资源来说,仍有其局限性。而成立“市策展办”与世博局并行运作,则可在市府领导之下形成一帅两将协力作战、优势互补的格局,形成一以“内线”为主、一以“外线”为主的两翼协同作战方式。“市策展办”无疑应将配合世博局列为主要工作目标之一,在调动兵力给养和其他资源方面,为之提供最为充分的支持,以共铸2010上海世博会的辉煌;同时“市策展办”亦当兼顾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大力推进上海展览业在未来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上海从现在起,宜将招展放到与招商引资同等重要位置,在政策和媒体宣传方面给予必要的优惠倾斜。“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在开发国内展览业的启动阶段,上海可仿效杭州为推进旅游业而取消景点门票的举措,对前来办展的客人在住宿和场租方面给予适当优惠,使之乐于前来办展。上海有家台湾画廊通过兼营酒店式宾馆来助展促展,值得上海有条件的展馆予以借鉴;而上海有的宾馆也可采用与展馆联营的方式来拓展客源。另外上海还可以仿效世界发达城市设立专项文化展览基金,对有价值的文化展事予以必要的赞助。

  (三)充分认识媒体不仅可积极参与展览业开发,与之形成互动,并可通过媒体效应,把大量商业广告的经费投入吸引到文化性办展上。可以先期开办“博览周刊”等媒体上的“博览会”,尽快改变媒体对展览业介入不够的现状,在电视、报刊、出版等媒体均开设展览专栏或专刊(可分文化展览和商务展览两大类),对成功的展事进行充分宣传,对邀展、筹展(包括招邀合作方和征集展品)、布展和设计等提供中介服务,并可探讨展览市场策划营销和心理学等课题。通过传媒的大力推广,办展不仅能体现文化品位,还能展示广告效应,能给本地展览从业人员和外来办展方都带来成就感和荣誉感,它会对展览业开发带来极大的推动力,并可藉此培育一支长于展事策划宣传、敏于挖掘展事文化价值和捕捉其商机的采编写队伍,——而这也是对2010世博会媒体宣传的有效“预热”。

  (四)通过全社会动员推进展览业开发,打破条块分割,采用鼓励、引导、督促、奖励等有效措施(可将开发展览业列入相关部门业绩考核奖评),充分挖掘上海各行业包括外资、民营及个人开发展览业的物力人力资源。现有的展览场馆和不少机构部门闲置的场馆,社会上和海内外的各类策展人才,都应在尽力搜寻挖掘之列,以期形成“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展览繁盛局面。如社区可举办民间收藏展,房产商可举办住房设计展,大卖场可举办商品陈列展,大饭店可举办美食文化展,甚至街道也可举办市容设计展。在引进各类外地展览的同时,也可把外地的民营博物馆引入上海。争取通过社会化和市场化的各种运作模式,使各类展览琳琅满目,缤纷登场,既美化上海的城市文化形象,使展览文化成为上海独特的城市品牌,并可争取使上海成为海内外精品展览的中介集散地,促进旅游经济和就业,同时也极大地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上海展览业“内线”的繁荣“预热”,也必将为未来世博会“外线”的大举登陆,提供最佳的着陆点和丰富的客流资源。

  记得在两年之前,有位东北画家想到上海朵云轩办画展,但又嫌花费太贵而颇犹豫。当时我对他说,我可以让朵云轩给你寄一份很精致的邀请函,邀请你来办展,他马上不再犹豫就签下了画展合同。因为这一份由上海发出的很精致的邀请函,可以给这位画家在家乡亲友同事面前带来成就感和荣誉感,这其实也反映了办展方的一种普遍心态。上海的策展人如能充分把握办展方的心理状态而主动出击,充分利用上海的城市形象优势和2010世博会这一难得的契机,再加上政策和媒体宣传的大力扶持,我想今后上海展览文化的吸引力将会超过国内所有城市;而上海以往名闻遐迩的海派文化中心地位,也必将以其崭然一新的面貌,得以重新确立。
发表于 2005-6-10 18:3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设计兵团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