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构成之色彩构成
色 彩 构 成 讲义
庞婉
一、关于色彩
视觉艺术语言的元素包括造型要素、色彩要素、肌理要素三个方面:
平面 —— 二维:点、线、面
造型要素 实空间:点、线、面
立体
虚空间:点、线、面
色相
色彩要素 明度
纯度
肌理要素———视觉产生的触觉、幻觉
视觉艺术的三大要素是相互关联的、相互依存的整体。色彩是视觉艺术、造型艺术的重要要
素之一,色彩起着先声夺人的作用。但色彩又不能脱离形体、空间、位置、面积、肌理等单独存
在,所以研究色彩问题必然牵扯以上诸方面的关系。
1、色彩构成
将两个以上的单元,按照一定的原则,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单元称之为构成。将两个以上的
色彩,根据不同的目的性,按照一定的原则,重新组合、搭配,构成新的美的色彩关系就叫色彩
构成。
2、绘画色彩与设计色彩
绘画色彩、设计色彩其原理是一致的。绘画色彩包含着写实色彩和装饰色彩,设计色彩同样
也包括装饰色彩和写实色彩,只是各自的侧重不同而已。现代绘画中,装饰的配色方法被广泛的
使用,使绘画色彩与设计色彩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当然绘画色彩和设计色彩存在着区别,如写实
绘画的色彩侧重于科学再现,设计性的色彩侧重于抽象的装饰但它们都是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
二、色彩物理学
小林秀雄在《近代绘画》中评论莫奈一章中说:“色彩是破碎的光-----,太阳的光与地球相
撞,破碎分散,因而使整个地球形成美丽的色彩-----。”
根据现代物理学证实,色彩是光刺激眼睛在传到大脑的视觉中枢而产生的一种感觉,人对色
彩感觉的完成,首先要有光,要有对象,要有健康的大脑和眼睛,其中缺一不可,因此为了更好
的研究、应用色彩,就需要掌握光到达眼睛的物理学知识,光进入眼睛至脑引起感觉作用的生理
学知识。
1、 光谱
17世纪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三棱镜揭开了彩虹的奥秘。如果我们把白色日光从一夹缝倒入
黑暗的房屋中,并使这一白光穿过玻璃棱镜,棱镜就会将白光分离成红、橙、黄、绿、青、蓝、
紫各种颜色的光,当这些光投照在白色墙壁上时,我们就会在这黑暗之中见到与彩虹有相等颜
色秩序的光色谱。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分解或光谱。
2、 单色光与复色光
牛顿以前的学者,认为白色是最简单的光线。牛顿用三棱镜把白光分解为红、橙、黄、绿、
青、蓝、紫色光,如在光线分散的中途加一块凸透镜,使分散的光线在凸透镜与映幕之间的某
一点集中,而集中的一点则又是白色光。所以白色光即为复色光。
经三棱镜分解的红、橙、黄、绿、青、蓝、紫任意一个色光再经三棱镜不再分解,映幕上
仍是原来的色光,这不能再分解的光叫单色光。
3、 可见光谱与不可见光谱
用三棱镜分解太阳光形成的光谱,是人类眼睛所能看的范围。从最长的红色光波约780毫
微米,依次缩短,到紫色光波约380毫微米,这个区域为可见光谱,也就是说使我们人类所能
看到的颜色。换句话说,色彩是一种视知觉,是光作用于眼睛的结果。那麽,780毫微米以外
的则是红外线、电波等不可见光谱,通过仪器才能观测。
4、 光源色
由各种光源(标准光源:1、白炽灯2、太阳光3、有太阳时所特有的蓝天的昼光)发出的
光,光波的长短、强弱、比例性质不同,形成不同的色光,叫做光源色。如:普通灯泡的光所
含黄色和橙色波长的光多而呈现黄色味,普通荧光灯所含蓝色波长的光多则呈蓝色味。那麽,
从光源发出的光,由于其中所含波长的光的比例上有强弱,或者缺少一部分,从而表现成各种
各样的色彩。
5、 颜料色
在白纸上涂上红颜料就可看到红色,涂黑颜料就可看到黑色,是什麽原因呢?和电灯的
色一样,从光源射来的光直接进入眼睛是看不到颜色的,从光源来的光若碰到纸或颜料等不
透明的物体,在那里一部分被吸收,剩下的反射入眼睛,这才可以见到色。太阳光的白色光
遇到纸,纸完全不吸收光,全部反射,于是,纸也等比例的包含各种波长的光而可以看到白
色。灰色也是反射着等比例的各种波长的光,但是白色是全部反射照射光,而灰色则是把各
种波长的光全部少量的吸收,剩下的再反射出去,所以看着比白色暗。再一张纸上涂上黑颜
色,由于光全部吸收而不再反射,结果就看到了黑色。那麽红颜料只反射所照射的白色光中
的红单色光,吸收了剩余的光才可以红紫这样的光谱表示,可是黄稍带着绿和蓝的色消失了。
这就是说,红颜料是反射以红色为中心的光谱色,吸收所剩的光色。这样,类似颜料的物体
色虽同样是红色,但并不同于单光色,而是产生以几个单光色混合为一个色的感觉,故而把
这样的色叫做复合光的色。
其次,色玻璃等透明物体的色,是由玻璃吸收一部分光源来的光,透过所剩的光后进入眼
后所见到的色,它也是一种复合光的色。
6、物体色
这样我们看到的色,无论是动植物的色、服饰的色还是建筑和器物的色,几乎都是取决于光源光、反射光、透射光的复合色光。把这样的色特别命名为物体色,以与自己发光的光源色相区别。但是物体色不是一成不变的,光源色的改变也会使
物体色发生变化。
三、色彩的体系
1、色的三属性
世界上几乎没有相同的色彩,根据人自身的条件和观看的条件我们大约可看到200万到800
万个颜色,这些色彩大致区分的话,可以分为白、灰、黑那样不着彩的色叫无彩色,和红、黄、
蓝等那样有彩的色叫有彩色。
各种色彩现象都具有色相、明度和纯度三种性质。对色彩三要素的理解和掌握,是学习色彩
构成的基础。
①色相:指色彩的相貌,是区别色彩种类的名称。指不同波长的光给人的不同的色彩感受。红、橙、黄、绿、蓝、紫等每个字都代表一类具体的色相,它们之间的差别属于色相差别。在应用色彩理论中,通常用色环来表示色彩系列。处于可见光谱的两个极端红色与紫色在色环上联结起来,使色相系列呈循环的秩序。最简单的色环由光谱上的6个色相环绕而成。如果在这6色相之间增加一个过渡色相,这样就在红与橙之间增加了红橙色;红与紫之间增加了紫红色,以次类推,还可以增加黄橙、黄绿、蓝绿、蓝紫各色,构成了12色环,12色相是很容易分清的色相。如果在12色相间再增加一个过渡色相,如在黄绿与黄之间增加一个绿味黄在黄绿与绿之间增加一个黄味绿,以此类推,就会组成一个24色的色相环。24色相环更加微妙柔和。色相涉及的是色彩“质”方面的特征。
②明度:明度指色彩的明暗程度,任何色彩都有自己的明暗特征。从光谱上可以看到最明亮的颜色是黄色,处于光谱的中心位置。最暗的是紫色,处于光谱的边缘。一个物体表面的光反射率越大,对视觉的刺激的程度越大,看上去就越亮,这一颜色的明度就越高。因此明度表示颜色的明暗特征。明不可以说是色彩的骨架,对色彩的结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明度在色彩三要素中可以不依赖于其他性质而单独存在,任何色彩都可以还原成明度关系来考虑,例如黑白摄影及素描都体现的是明度关系,明度适于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黑白之间可以形成许多明度台阶,人的最大明度层次辨别能力可达200个台阶左右,普通使用的明度标准大都为9级左
右。
③、 纯度:指色彩的鲜艳度。从科学的角度看,一种颜色的鲜艳度取决于这一色相发射光的
单一程度。人眼能辨别的有单色光特征的色,都具有一定的鲜艳度。不同的色相不仅明度
不同,纯度也不相同。例如颜料中的红色是纯度最高的色相,橙、黄、紫等色在颜料中纯
度也较高,蓝绿色在颜料中是纯度最低的色相。在日常的视觉范围内,眼睛看到的色彩绝
大多数是含灰的色,也就是不饱和的色。有了纯度的变化,才使世界上有如此丰富的色彩。
同一色相即使纯度发生了细微的变化,也会带来色彩性格的变化。
2、色的表示方法
由于工业的发展,在印染、涂料、装饰材料、印刷等许多门类的工业中都需要更多种类的颜色。
面对如此发展的色彩需求,必须有一个系统的科学的色彩表示方法,以求使用中对色彩便利的选择
和正确的应用。其中有适用于艺术家与设计师使用的通过用三维空间来表示明度、色相与纯度的色
立体。色立体的科学性在于它所标示颜色,它是以精密的测色仪所测定的标准色样,可供印刷、印
染、造纸、美术设计等各行业为配色的参照。在艺用色彩学中,色立体的用途不仅限于配色方面,
对于艺术工作者来说有色立体所显示出的色彩体系结构,有助于对色彩进行完整的逻辑分析。为方
便艺术家、设计师、印刷技术人员使用,后又发展为色立体图册。
四、色彩的混合
1、加法混合
加法混合指的是色光的混合 两种以上的光混合在一起光亮度会提高,混合色的总亮度等于相
混各色光亮度的总和,因此叫加法混合。色光混合中,三原色光是朱红、翠绿、蓝紫,这三种色
光不能用其他色光相混而产生。朱红+翠绿=黄、翠绿+蓝紫=蓝、蓝紫+朱红=品红。当三原色光按
一定的比例 相混时,所得到光是无彩色的白色光。如果只通过两种色光相混就产生白光,那麽这
两种色光就是互补关系。如:朱红+蓝、翠绿+紫红、蓝紫+黄都是互补关系。
2、减法混合
指的是颜料、染料的混合,透过重叠的彩色玻璃纸或色玻璃所映现的混合色。减法混合的三
原色是加法混合三原色的补色,即翠绿的补色品红、蓝紫补色淡黄、朱红的朱红的补色天蓝色,
这三原色,是不能用任何颜色混合出来的,用两种原色混合出来的颜色称为间色。如:红+蓝=
紫、黄+红=橙、黄+蓝=绿。如果两种颜色能混合出黑色或灰色,那麽这两种色就是互补色。用
三种原色相混会产生含灰的复色如棕色、橄榄绿色等,当三原色按一定的比例相混可以产生黑色
或黑灰色。在减法混合中,混合的色越多,明度越低,纯度也会下降。在印刷中重叠透明的油墨
所表现的混色就是减法混合的一种。
3、中性混合
无论是色光的混合还是色料的混合,都是色彩未进入眼睛之前以在视觉外混合好了,再由眼
睛看到。这种视觉外的混色为物理的混色。另一种情况是颜色在进入视觉前没有混合,而在一定
的条件下通过眼睛的作用将色彩混合起来。这种发生在视觉内的混色为生理混色。由于视觉混色
效果在知觉中没有变亮也没有变暗的感觉,它所得到的亮度感觉为相混各色的平均值,因此叫中
性混合。
有两种视觉混合的方式:①颜色旋转混合,这是由于转动的色盘使眼睛的视网膜在同一位置
上不断快速更换色彩刺激的缘故。混合效果在色相方面与加法混合的规律相似,但在明度上却是
相混各色的平均值。②空间混合,是指由于空间距离和视觉生理的限制,眼睛辨别不出过小或过
远物象的细节,把各不同色的色块感受成一个新的色彩,这种混合受空间距离的影响,称为空间
混合。空间混合属中性混合,即不加光也不减光。用空间混合的方法达到的混色效果比用颜料直
接混合的效果要明亮。印刷中的三色版网点的排列,就是这种混合原理。
五、色彩对比
1、同时对比与连续对比
当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同时并放在一起,双方都会把对方推向自己的补色。如:红和绿放在
一起,红的更红,绿的更绿;黑和白方在一起,黑的更黑,白的更白,这种现象属于色彩的同时
对比。色相对比、纯度对比、明度对比都属于同时对比整体中的各个部分。
连续对比现象与同时对比现象都是视觉生理条件的作用所造成的,它们出于一个原因,但发
生在不同的时间条件。同时对比主要指的是同一时间下颜色的对比效果,连续对比指的是不同时
间的条件下,或者说在时间运动的过程中,不同颜色刺激之间的对比。如:当我们长久的注视一
块红颜色之后,看到周围的东西发绿;当我们在暖色光的环境适应后,突然来到正常光线下,会
觉得颜色发冷。这种视觉残像属于色彩的连续对比现象。掌握色彩的连续对的规律,可以使设计
师利用它加强视觉传达的印象或用于减轻紧张工作造成的视觉疲劳。
2、色相对比
不同颜色并置,在比较中呈现色相的差异,称为色相对比。如:湖蓝与钴蓝比较就觉得湖蓝
带绿味,钴蓝带紫味,在对比中,这两种颜色的特征更明确了。
色相对比中包括:
①原色对比:红黄蓝三原色是色环上最极端的三个颜色,表现了最强烈的色相气质,它们之间的对比属于最强的色相对比。如用原色来控制色彩,会使人感到一种极强烈的色彩冲突。如各国都选用原色来作为国旗的色彩;京剧脸谱也使用强烈的三原色突出人物的特征等。
②间色对比:橙色、绿色、紫色为原色相混所得的间色,色相对比略显柔和,自然界中的植物的色彩呈间色为多,如:果实的黄橙色、紫色的花朵、
绿与橙、绿与紫这样的对比都是活泼鲜明具天然美的配色。
③补色对比:在色环直径两端的色为补色。确定两种颜色是否为互补关系,
最好的方法是将它们相混,看是否能产生中性灰色,如达不到就要对色相成分进行调整才能找到准确的补色。一对补色并置在一起,可以使对方的色彩更鲜明。最典型的补色对是红和绿、黄和紫、蓝与橙。黄紫色对由于明暗对比强烈,
色彩个性悬殊,是补色中最突出的一对,蓝橙色对明暗对比居中,冷暖对比最强活跃而生动,红绿色对,明度接近,冷暖对比居中,因而相互强调的作用非常明显。补色对比的对立性促使对立双方的色相更加鲜明。
④邻近色相对比: 在色环上顺序相邻的基础色相,如红与橙、黄与绿、橙与黄这样的色并置的关系称邻近色相对比。属于色相弱对比范畴。它最大的特征是其明显的统一调性,在统一中不失对比的变化。
⑤色相对比称为类似色相对比,是最弱的色相对比效果。常用于突出某一色相的色调,注重色相的微妙变化。
⑥冷暖体系与对比:我们对一部分色彩产生暖和的感觉,一部分产生寒冷的感觉。从色环上看,有寒冷印象的有蓝绿至蓝紫的色,其中蓝色是最冷的颜色;
有暖和印象的是红紫到黄的色,其中红橙是最暖的色。从视觉上,冷暖对比产生美妙、生动、活泼的色彩感觉。冷色和暖色能产生空间效果,暖色有前进感和扩张感,冷色有后退感和收缩感,在艺术表现中,冷暖色都又丰富的精神内涵。
3、纯度对比
一个鲜艳的红和一个含灰的红相比较,能感觉出它们在鲜浊上的差异,这种色彩性质上的比
较,称为纯度比较。纯度对比可以体现同一色相不同纯度的对比中,也可体现在不同的色相对比
中,纯红与纯绿相比,红色的鲜艳度更高;纯黄与黄绿相比,黄色的鲜艳度更高。
可以通过2个方法降低饱和色相的纯度:①混入无彩色黑白灰②混入该色的补色。在改变一
个色彩的纯度过程中无论加白、加灰还是加黑,都会在不同程度上使色彩的色相及冷暖倾向发生
变化。一般来说,冷色有些变暖,暖色有些变冷。
将一个饱和度很高的色相按一定比例不断往里增加和它明度相等的灰色,直至变成完全的中
性灰,就可以获得一个完整的纯度色阶。利用这一色阶,可以获得纯度的强中弱各种各种对比效
果。
位于纯度色阶两端的饱和色或近似饱和的色与中性灰色或近似中性灰色相比较,产生纯度强
对比;在色阶上间隔大约3-5个等级的对比属纯度中间对比;间隔只有1-2个属纯度弱对比。
现实中的自然色彩和应用色彩大都为不同程度含灰的非饱和色,而每一色相在色相上的微妙
变化都会使一个色彩产生新的相貌和情调。
4、明度对比
每一种色彩都有自己的明度特征。饱和的黄和紫比较,除去它们的色相不同以外,还会感觉
有明暗的差异,这就是色彩的明度对比。
明度对比与其它两种要素的对比一样,大体上划分为三种对比关系。与孟赛尔色立体的明度色
阶表作为划分等级的参照标准。该表从黑至白共有11个等级,凡颜色明度差在3个级数之内的为
明度弱对比,在3-5个级数差之内的为明度中间对比,在5度以上的,为明度强对比。
色彩的认识度主要取决于形状与周围色彩的关系,特别是它们之间的明度对比关系。明度对
比强,色彩的认识度就高,图形也就越清楚。
色彩的认识度向我们提供了一个有基本意义的规律:在色彩构图中,突出形态主要靠明度对
比。因此要想使一个色彩的形态产生有力的影响,必须使它和周围的色彩有强的明度差。反过来
说,要想削弱一个形态的影响,就应该缩小它和背景的明度差。这些例子都说明明度对比对视觉
形态的作用。
为了掌握色彩的认识度,需要有辨别色彩明度的能力。识别有彩色的明度比识别无彩色的明
度的黑白灰层次困难的多。
通过对色彩认识度的分析,我们发现,人的视觉对于明暗对比使极其敏感的,当画面出现强
度对比时,引人注目的明暗对比会分散视觉对其他色彩效果的注意力,等于减弱了色彩其它性质
的力量。正是这个原因,使得一切色彩效果都与控制色彩的
明度有关。
明度对颜色的同时对比也有着影响,当我们需要强调颜色的同时对比时,应尽量抑制明度的
对比,当想减弱颜色的同时对比时,应加大明度的对比。在色彩的空间混合中,色点在保持一定
的面积的情况下,弱对比会使色点形状模糊起来,易于发生色的视觉混合,色相对比强烈,而明
度接近,整体的效果也会融为一体,反之,形状部分就会突出。
如果我们从明度、冷暖性质对色彩的空间效果进行分析,明度高、暖和的颜色向前迫近,
明度低、寒冷的颜色向后退。明度的对比和冷暖的对比会产生色彩的空间效果。
5、色彩肌理
肌理主要指物体表面的结构特征。由于材料的表面组织的组织结构不同,吸收与反射光的能力也不同,因此能够影响表面的色彩。光滑的表面反光能力强,色彩不够稳定,明度有提高的现象;粗糙的表面反光能力很弱,色彩稳定;粗糙到一定程度后,
明度和纯度比实际有所降低。因此,同一种颜色,用在不同的颜料上会产生不同的颜色效果。
肌理的感觉可以通过手摸和眼看来体验,作为视觉要素之一的肌理,指的是视觉的肌理,视觉的肌理可以引起人们不同的心理感受。
六、面积、形状、位置与色彩的对比
1、色面积与对比
在同一视觉范围内,色彩面积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对比效果。
当两种颜色以相等的面积比例出现时,这两种颜色就会产生强烈的冲突,色彩对比自然强烈。
如果将比例变换为2 :1,一方的力量削弱,整体的色彩对比也就相应的减弱,当一方的扩大到
足以控制整个画面整体色调时,另一方只能成为这一色调的点缀陪衬,此时色彩的对比效果很弱,
并转化为统一的色调。
就色彩的对比整体效果而言,面积比例的悬殊会削弱色彩的冲突性效果。但从色彩的同时性
作用考虑,面积越悬殊,小面积的色承受的同时性越强。如一小块灰在大面积的橙色包围下几乎
变成了蓝色,这种现象提供了色彩表现中制造某种生动气氛的手段,小面积的色彩在大面积的色
的刺激下得到充分强调。
2、色形状与表现效果
形状与色彩在人的心理上有近似的反响,当一个形状与某一色彩具有相同的心理作用时,它
们就构成了表现方法的互补关系。如:红色的重量感、不透明感、庄严感、与方形的庄重、稳定
感结合;黄色的刺激性、其轻量感与三角形的尖锐、冲动、缺乏力量的特征结合等等。
3、颜色的位置与对比效果
两种不同的颜色,由于与它们之间的远近不同,对比效果也不同。
七、色彩心理
色彩的直接性心理效应来自色彩的物理光刺激,对人的生理发生直接界的影响。心理学家
发现,在红色环境中,人的脉搏会加快,血压有所升高,情绪有所升高。而处在蓝色环境中,
脉搏会减缓,情绪也较沉静。有的科学家发现,颜色能影响脑电波,红色的反应是警觉,对蓝
色的反应是放松。
冷色与暖色是依据心理错觉对色彩的物理性分类,对于颜色的物质性印象,大致由冷暖两
个色系产生。红橙黄色的光本身有暖和感,照射到任何色都会有暖和感。紫蓝绿色光有寒冷的
感觉,夏日我们关掉白炽灯,打开荧光灯,就会有一种凉爽的感觉。颜料也是如此,如在冷饮
的包装上使用冷色调,视觉上会引起人们对这些食物冰冷的感觉;冬日把窗帘换成暖色,就会
增加室内的暖和感。以上的冷暖感觉并非来自物理上的真实温度,而是,与我们的视觉经验与
心理联想有关。
冷色与暖色还会带来一些其它感受,如;重量感、湿度感等,比方说,暖色偏重,冷色偏
轻;暖色有密度的感觉,冷色有稀薄的感;两者相比,冷色有透明感,暖色透明感较弱;冷色
显得湿润,暖色显得干燥;冷色有退远的感觉,暖色有迫切感,这些感觉是受我们心理作用而
产生的主观印象,属于一种心理错觉。
除去寒暖系具有明显的心理区别外,色彩的明度与纯度也会引起对物理印象的错觉。颜色
的重量感主要取决于色彩的明度,暗色给人以重的感觉,明色给人以轻的感觉。纯度与明度的
变化,还可以给人色彩软硬的印象,如淡的亮色给人柔软的感觉,暗的春色则有强硬的感觉。
色彩本身没有灵魂,它是一种物理现象,但人们却能感受到色彩的情感,这是因为人们积
累了许多视觉经验,一旦知觉经验与外来的色彩刺激发生一定的呼应时,就会在人的心理上引
出某种情绪。
无论有色彩的色还是无色彩的色,都有自己的表情特征。每一种色相,当它的纯度或明度
发生变化,或者处于不同的搭配时,颜色的表情也就随之改变了。如红色是热烈冲动的色彩,
在蓝色底上象燃烧的火焰,在橙色底上却暗淡了;橙色象征着秋天,是一种富足、快乐而幸福
的颜色;黄色有金色的光芒,象征着权力与财富,黄色最不能掺入黑色与白色,它的光辉会消
失;绿色优雅而美丽,无论掺入黄色还是蓝色仍旧很好看,黄色绿单纯年轻,蓝色绿清秀豁达,
含灰的绿宁静而平和;蓝是永恒的象征;紫色给人以神秘感等等。
那麽,创造什麽样的色彩才能表达所需要的感情,完全依赖于自己的感觉、经验和想象力,
没有什麽固定模式。
八、色彩调和
1、类色调和秩序
将三要素中的某一种,或两种要素的对比关系减弱,变化另外两种或一种要素的关系,取得
调和的感觉,其形式有:同一明度调和(变化色相与纯度);同一色相调和(变化明度与纯度);
同一纯度调和(变化色相与明度)。同色相又同纯度调和(变化明度);同色相又同明度调和(变
化纯度);同明度又同纯度调和(变化色相)
2、对比关系中建立秩序
对比调和是以强调变化而组合的和谐的色彩。在对比调和中,明度、色相、纯度三种要素可
能都处于对比状态,因此色彩更富于活泼、生动、鲜明的效果。这样的色彩组合关系要达到某种
变化又要有统一和谐的美,主要不依赖要素的一致,而要靠某种秩序组合来实现。有以下几种形
式:
A在对比强烈的两色中加入相应的色彩的等差等比的渐变系列,以次结构是对比变得
柔和,形成色彩调和的效果。
B 通过面积的变化同一色彩。
C 在对比各色中混入同一色,是各色具有和谐感。
D 在对比各色的面积中,相互置放小面积的对比色,或将在对比各色面积中都加入同
一小面积的其它色。
九、结构色彩
1、调子
调子是一种色彩结构的整体印象,调子由以下因素决定:
A、明度基调
色彩的明度基调指一个色彩结构的明暗及其明度关系的对比特征,在设计中,整体的色彩是
暗还是亮;是明度对比强烈还是柔和,这是明暗关系的特征,将为这个设计的色彩效果奠定基础。
B、颜色基调
颜色基调,主要表现色彩结构在色相及纯度的整体印象。一个整体色彩,它是
倾向暖色还是冷色,是偏向橙红还是偏粉红,是鲜艳的饱和色还是含灰色,这基本的
印象对整个色彩所要表现的情绪和美感有极大的影响。对色调的把握,主要在色量的
控制中,如果是寻求有倾向性色相的色调,就应该先确立主色,并让主色的面积达到
足以大到是整体的色彩倾向于它,然后根据需要适当搭配其它的色彩。有色相倾向的
色调具有明显的表情特征,属于色相类似调和的结构。
颜色基调又是强调对比关系构成的,不同的对比有不同的效果,如强冷暖对比
和弱冷暖对比,强对比的基调是比较激烈的,弱对比是含蓄柔和的。
3、色彩的节奏
在色彩设计中,颜色的面积、形状、材料、色的明度、纯度、色相、色的位置、
方向等因素,往往处于变化的状态,若是能够给这些变化的状态以一定的秩序,也可
以产生调和。不同的色彩节奏,体现不同的运动秩序,也就产生不同的色彩效果。
A 渐变的节奏
渐变的节奏能够产生由弱到强,由强到弱的缓慢,平滑的变化,容易产生统
一的动势和起伏柔和的姿态。
B 反复的节奏
用色彩构成中同一种要素或几种要素的变化与对比组成一种变化形式,将这一
变化形式在画面上反复出现,就构成了丰富有秩序的视觉效果。
c 无调性节奏
自由变化的节奏往往动感强,富于表情、激动、丰富、有生气。但有时也杂乱
无章。 |